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鄒登龍的《關山月》
全文:
行人十年歸不得,夜上戍樓看明月。
樓中星斗連太白,樓外關山雁飛絕。
雁飛絕,歸不得,鏡時青蛾怨離別。
前年出幽燕,明月何團圓。
去年上祁連,明月復嬋娟。
月明照我長枕戈,胡兒未滅將柰何。
憑誰寄書問常娥,征衲不來霜霰多。
參考注釋
月明
(1).月光明朗。 唐 白居易 《崔十八新池》詩:“見底月明夜,無波風定時。” 元 袁士元 《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》:“小橋夜靜人橫笛,古渡月明僧喚舟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九回:“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。”
(2).指月亮;月光。 唐 李益 《從軍北征》詩:“磧里征人三十萬,一時回向月明看。” 明 寓山居士 《魚兒佛》第一出:“白苹紅蓼緑簑衣,青海灘頭一釣磯。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,滿船空載月明歸。”
枕戈
(1).枕著武器。戈,泛指武器。謂殺敵報國,志堅情切。 唐 杜甫 《壯遊》詩:“枕戈憶 勾踐 ,渡 浙 想 秦皇 。” 元 鄭元祐 《送蕭萬戶還蜀》詩之二:“躍馬莫矜橫槊賦,聞鷄不道枕戈眠。” 清 方文 《舟過蕪湖寄懷沉昆銅》詩之二:“四海倏披髮,中原誰枕戈。”參見“ 枕戈待旦 ”。
(2).枕著武器。戈,泛指武器。謂為父母報仇情殷志切。 唐 柳宗元 《駁復仇議》:“而 元慶 能以戴天為大恥,枕戈為得禮。”《唐律疏義·盜賊·祖父母夫為人殺》:“祖父母、父母及夫為人所殺,在法不可同天。其有忘大痛之心,捨枕戈之義,或有窺求財利,便即私和者,流二千里。”參見“ 枕乾 ”。
胡兒
(1).指胡人。多用為蔑稱。《漢書·金日磾傳》:“﹝ 日磾 既親近,﹞貴戚多竊怨,曰:‘陛下妄得一胡兒,反貴重之。’” 唐 李頎 《古從軍行》:“胡雁哀鳴夜夜飛,胡兒眼淚雙雙落。” 五代 江為 《塞下曲》:“胡兒移帳寒笳絶,雪路時聞探馬歸。” 宋 陸游 《聞武均報已復西京》詩:“胡兒敢作千年計,天意寧知一日回。” 明 王世貞 《將軍行》:“碧眼雙胡兒,慣騎 大宛 駒。” 太平天囯 用為對 清 朝統治者的蔑稱。《太平天囯詩歌選·天兵天將猛似虎》:“ 天京 天兵威似猛虎, 漢口 胡兒敗若寒鷄。”
(2). 清 末 民 初泛用為對外國人的蔑稱。 黃鈞 《新年感事》詩之一:“試看歌舞歡騰地,又見胡兒策馬來。” 于右任 《戰爭的孤兒》詩之二:“東村屋煨盡,西郊人逃亡;吾父擊胡兒,何時死戰場?”
(3).指胡人的兒童。 唐 高適 《營州歌》:“虜酒千鐘不醉人,胡兒十歲能騎馬。” 唐 李益 《登夏州城觀送行人賦得六州胡兒歌》:“六州胡兒六蕃語,十歲騎羊逐沙鼠。”
(4).果核。 元 張國賓 《薛仁貴》第三折:“你道不曾摘棗兒,口裡胡兒那裡來?”
柰何
同“ 奈何 ”。1.如何,怎樣。《書·召誥》:“惟王受命,無疆惟休,亦無疆惟恤。嗚呼!曷其柰何弗敬?”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楚江乙母》:“母曰:‘令尹非身盜之也,乃使人盜之。’王曰:‘其使人盜柰何?’” 唐 元稹 《贈樂天》詩:“莫言鄰境易經過,彼此分符欲柰何?”一本作“ 奈何 ”。
(2).怎么辦。《荀子·強國》:“威動海內,強殆中國,然而憂患不可勝校也,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。然則柰何?”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 良 曰:‘ 沛公 自度能卻 項羽 乎?’ 沛公 默然良久,曰:‘固不能也。今為柰何?’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乙志·程師回》:“吾曹為此胡所累,命盡今日矣。柰何!”
(3).亦可迭用。 宋 歐陽修 《與王龍圖書》之五:“昨日食數大杏,今日腮頰腫痛,針刺出血,不能常食。若此,是將柰何柰何?”
(4).為什麼。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 懷王 稚子 子蘭 勸王行:‘柰何絶 秦 歡 懷王 卒行。’” 宋 葉適 《銓選》:“柰何舉天下之大柄而自束縛蔽蒙之。” 清 嚴有禧 《漱華隨筆·董尚書》:“以我家勢,雖日以銀幣為懽,猶恐未塞人望,柰何效清客行事耶?”
(5).無奈。 宋 范仲淹 《答安撫王內翰書》:“縱邊患未息,而無長驅之害,亦足為御邊之策;柰何將佐之中,少精方略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與省主葉內翰書》之二:“雖一身潔清,千古不昩,柰何邪正相激,速天下之禍, 漢 室亦從而亡之。”
鄒登龍名句,關山月名句
名句推薦
暗昧處見光明世界,此心即白日青天。
王永彬《圍爐夜話·第七八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