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午日奉皇太后觀競渡》
全文:
清蹕歸來未後時,天中宴賞奉徽慈。
江鄉早覺燈船鬧,御苑初陳節物嬉。
誰擅鴻辭工吊楚,幾占烏影著咨羲。
沿途麥好秋禾布,今歲承歡略展眉。
參考注釋
清蹕
(1).舊時謂帝王出行,清除道路,禁止行人。《文選·顏延之<應詔觀北湖田收>詩》:“帝暉膺順動,清蹕巡廣廛。” 李善 注引《漢儀注》:“皇帝輦動,出則傳蹕,止人清道。”《周書·儒林傳序》:“帝於是服袞冕,乘碧輅,陳文物,備禮用,清蹕而臨太學。” 前蜀 花蕊夫人 《宮詞》之四二:“扇掩紅鸞金殿悄,一聲清蹕捲珠簾。” 明 唐順之 《朝謁長陵》詩:“清蹕傳虛谷,靈旗隱洞房。”
(2).借指帝王的車輦。 唐 沉佺期 《奉和聖制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》:“不知行漏晚,清蹕尚裴迴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一:“ 大名 河朔 之咽喉,或蹔駐清蹕,揚天威以壯軍聲。”
歸來
返回原來的地方
昨日入城市,歸來淚滿巾。——宋· 張俞《蠶婦》
去時里正與裹頭,歸來頭白還戍邊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
後時
(1).失時;不及時。《楚辭·賈誼<惜誓>》:“黃鵠後時而寄處兮,鴟梟群而制之。” 王逸 註:“言賢者失時,後輩亦為讒佞所排逐。” 唐 韓愈 《黃家賊事宜狀》:“爭獻謀計,惟恐後時。”《金史·胡沙補傳》:“今舉大事不可後時,若俟河凍,則 遼 兵盛集來攻矣。”
(2).後來;以後。《晉書·羊祜傳》:“天下不如意,恆十居七八,故有當斷不斷,天與不取,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!”《百喻經·五百歡喜丸喻》:“後時彼國大曠野中有惡師子,截道殺*人,斷絶王路。”
天中
(1).天的中央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談天》:“極為天中,方今天下在天極之南。”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北斗七星在太微北,七政之樞機,陰陽之元本也。故運乎天中,而臨制四方,以建四時,而均五行也。”
(2).猶中天,天半。《藝文類聚》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《京師突厥寺碑》:“應現十方,分身百佛,上極天中,下窮地際。”
(3).謂鼻之所在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管輅傳》:“鼻者艮,此天中之山,高而不危,所以長守貴也。” 裴松之 註:“相書謂鼻之所在為天中,鼻有山象,故曰‘天中之山’也。”參閱《雲笈七籤》卷十一。
宴賞
設宴犒賞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日夕望江山贈魚司馬》詩:“城中多宴賞,絲竹常繁會。”《敦煌變文集·葉淨能詩》:“大內宴賞,與賓(嬪)妃翫樂,同飲數巡,歌吹濱(繽)紛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一○六回:“ 陳安撫 教大排筵席,宴賞將士,犒勞三軍。”
宴飲賞玩。《舊唐書·王毛仲傳》:“每入侍讌賞,與諸王、 姜皎 等御幄前連榻而坐。” 明 金鑾 《早春宴徐王孫西園》套曲:“漸滿地生芳草,道月夕與花朝,同人讌賞春光好。” 清 陳維崧 《大聖樂·甲寅清明》詞:“芳郊也擬讌賞,奈舊日心情半已非。”
乾隆名句,午日奉皇太后觀競渡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