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沈遼的《奉送安行弟赴博羅守》
全文:
博羅四十雪上須,前年將兵出高奴。
直取金湯癿名帳,卷旗夜過烏波塗。
黠羌倉惶不暇戰,即時破盪禽作俘。
橐馳牛馬以萬計,白米青鹽歸我儲。
朝廷下令趣軍賞,丹砂書檄黃*金*書。
博羅解甲入帥府,歸功老成為後圖。
漢兵百萬若虓虎,弓劍勁利無全胡。
不知黠羌欲送死,夭樂給事先六軀。
群帥無功坐待命,天子神聖貸不誅。
博羅奮髯笑呼盧,黃綬卻參朝士裾。
踰年都城困塵土,乞得一麾南海隅。
江外山川舊遊好,擊鼓鳴笳聯舳艫。
秋風翻浪白如雪,美酒滿船誰要酤。
齊山老翁謝世故,不知門外賢與愚。
相見欣然拂棋局,不妨遊戲為歡娛。
灊山金丹久已就,仙夫道友來相呼。
博羅俯首竊自笑,薄命若爾何為乎。
圖形不止凌煙閣,迅步扶我青雲衢。
豈如小邦苟廩祿,畫諾足以嬉朝晡。
嗣宗已卜匡山宅,雙林工簏青溪魚。
子歸當在十載外,老境共寄江南墟。
參考注釋
博羅
(1).芋頭的異名。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蔬穀上》:“博羅,《蔬譜》:大者謂之芋頭, 嘉定 名之博羅,旁生小者謂之芋嬭。”
(2).蒙古語boru音譯。青色;灰褐色。 清 錢大昕 《十駕齋養新錄·蒙古語》:“孛羅者,青也。亦作博羅。”
奮髯
抖動鬍鬚。激憤或激昂貌。《漢書·朱博傳》:“ 齊郡 舒緩養名, 博 新視事,右曹掾史皆移病臥…… 博 奮髯抵幾曰:‘觀 齊 兒欲以此為俗邪!’” 唐 王維 《為畫人謝賜表》:“裂眥奮髯,髮衝鶡冠。” 宋 蘇軾 《京師哭任遵聖》詩:“奮髯走猾吏,嚼齒對姦將。” 清 魏源 《陝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》:“及其馳騁上下,奮髯哆頤,沙聚數千里,龜灼數百世。”
呼盧
(1).謂賭*博。 唐 李白 《少年行》之三:“呼盧百萬終不惜,報讎千里如咫尺。” 宋 晏幾道 《浣溪紗》詞:“戶外緑楊春繫馬,牀前紅燭夜呼盧,相逢還解有情無?”《英烈傳》第四二回:“這四將也會齊在山前一個幽雅所在,呼盧浮白的快活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馮勰》:“ 陳 與同舍客呼盧一日夜,一敗塗地,囊橐盡傾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一章:“管弦嘔啞,不分旦夕,一擲百萬,呼盧博激,揮金如土。”參見“呼盧喝雉”。
(2).糊弄,欺騙捉弄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十回:“差人道:‘我拿票子到他家呼盧他呼盧!’”
黃綬
(1).古代官員系官印的黃色絲帶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比二百石以上,皆銅印黃綬。” 唐 劉長卿 《送從弟貶袁州》詩:“名羞黃綬繫,身是白眉郎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印章制度》:“ 建武 元年,詔諸侯王金印綟綬,公侯金印紫綬,中二千石以上銀印青綬,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銅印黑綬及黃綬。”
(2).借指官吏或官位。 唐 陳子昂 《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》詩:“奈何蒼生望,卒為黃綬欺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李頎》:“惜其偉才,只到黃綬,故其論家,往往高於眾作。” 明 徐渭 《龕山凱歌》之二:“縣尉卑官祿米微,教辭黃綬著戎衣。”
參朝
入朝參見帝王。《舊唐書·太宗紀上》:“內外文武羣官年高致仕、抗表去職者,參朝之日,宜在本品見任之上。”
沈遼名句,奉送安行弟赴博羅守名句
名句推薦
青箬閒耕雨,紅裙半採茶
仙村人《春日田園雜興》天高陡覺星辰近,地迥偏饒日月間
史季溫《鼓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