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元代鄭廷玉的《鵲踏枝》
全文:
他他他諕的那秦姬輦怎敢遮攔。
百里奚只瞪眼偷看。
他向那斗寶筵前頓劍搖環。
芊旋云:聞他當初在臨潼。
曾救姬光之難。
到今日投吳伐楚。
可知道來。
正末唱:便休題吳姬光攧碎了溫涼玉盞。
他直著秦公子曲躬躬親送出潼關。
參考注釋
百里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。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“維此聖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。” 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苟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後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
(2).古時諸侯封地範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後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(3).亦謂地小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。”《荀子·仲尼》:“故善用之,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。”
(4).古時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。” 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陝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桑》詩:“秉直司聰,惠於百里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。”
(5).借指縣令。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。’” 李賢 註:“時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。”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。”
(7).複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瞪眼
(1) 同“瞪”
(2) 跟人生氣或耍態度
他就愛跟人瞪眼
(3) 表示無可奈何
偷看
從縫隙中窺測
在幕後偷看
鄭廷玉名句,鵲踏枝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予與光龍文有重印桐舊集之舉,吳君守一欣然資助其成,昨來詩詠及此,次韻成和
方守敦〔清代〕文學高行先輩聲,運移一代感陂平。簡編久付兵戈劫,壇坫今悲狐鼠鳴。墮緒茫茫誰可續,橫流浩浩要終清。故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