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王士禎的《漫興十首·其四》
全文:
烽火傳花馬,將軍發賀蘭。
天心誅叛亟,國法受降寬。
衙帳青唐入,沙場白骨寒。
亂臣誰貰死,史筆後人看。
參考注釋
亂臣
(1) 善於治理政務的大臣
予有亂臣十人。——《書·泰誓中》
(2) 製造禍亂的大臣
亂臣當道,天下何以能得安寧
貰死
免死。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下·兩爨蠻》:“彊盜殺之,富者貰死,燒屋奪其田。” 宋 梅堯臣 《採石月贈郭功甫》詩:“在昔熟識 汾陽王 ,納官貰死義難忘。” 清 汪永安 《紫堤村小志·人物續錄》:“兇犯尚多,有為原主所保者姑貰死。”
史筆
(1).歷史記載的代稱。指史冊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使名掛史筆,事列朝榮,雖身分 蜀 境,首懸 吳 闕,猶生之年也。” 宋 王禹偁 《鄭善果非正人論》:“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,長為正人。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,見史筆之失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續錄·古史筆多緣飾》:“古今所謂忠臣孝子,皆未足深信,乃史筆之緣飾,欲為後代美談耳。”
(2).指修史之筆。《晉書·文苑傳·曹毗》:“既登 東觀 染史筆,又據太學理儒功。” 明 宋濂 《吳公行狀》:“他時執史筆者,尚有考於斯焉。”
(3).指執史筆之人,史官。 唐 韓愈 《石君墓志銘》:“故相國 鄭公 餘慶 ,留守 東都 ,上言 洪 可付史筆。”
(4).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。 唐 岑參 《佐郡思舊遊》詩:“史筆眾推直,諫書人莫窺。”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畢一》:“余謂 劉 有史學,無史筆。” 孫犁 《澹定集·與友人論傳記》:“史筆和文學之筆,應該分別開。”
後人
(1) 後代的人
後人復哀後人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
(2) 又
後人哀之。
後人哀之而不鑒之。
後人以貫休詩名之。—— 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
(3)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
(4) 子孫
(5) 後來的人,指新婦
不足迎後人。——《玉台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王士禎名句,漫興十首·其四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