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張子俊秋山書屋即用圖間題者韻·其一》
全文:
峰容樹色兩蒼蒼,元氣因之合混芒。
展卷高人神解別,豈徒數墨與尋行。
參考注釋
樹色
樹木的景色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》:「山煙涵樹色,江水映霞暉。」 唐 盧綸 《與從弟瑾同下第後出關言別》詩:「孤村樹色昏殘雨,遠寺鐘聲帶夕陽。」 明 陳所聞 《念奴嬌序·雲住閣題》套曲:「千巖萬井,見樹色江光,須臾龍變雲蒸,出岫無心。」
蒼蒼
(1) 灰白色的
兩鬢蒼蒼十指黑
(2) 無邊無際、空闊遼遠的
天蒼蒼,地茫茫
(3) 茂盛,眾多的樣子
蒹葭蒼蒼。——《詩·秦風·蒹葭》
元氣
(1)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
(2) 精神;精氣
(3) 指國家或社會團體得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
元氣大傷
混芒
亦作「 混茫 」。1.混沌蒙昧。指上古人類未開化的狀態。《莊子·繕性》:「古之人,在混芒之中。」 成玄英 疏:「其時淳風未散,故處在混沌芒昧之中。」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任命》:「蓋聞靈機冥緬,混芒眇眛。」
(2).指混沌未分狀。 唐 李白 《大鵬賦》:「當胸臆之掩畫,若混茫之未判。」
(3).指廣大無邊的境界。 唐 杜甫 《灩澦堆》詩:「天意存傾覆,神功接混茫。」 宋 朱熹 《馬上舉韓退之話口占》:「昨日風煙接混芒,今朝紫翠插青蒼。」 明 李東陽 《<南行稿>序》:「連山大江,境象開豁,廓然若小宇宙而游混茫者,信天下之大觀也。」 清 魏源 《<國朝古文類鈔>敘》:「生其間者,其氣昌明,其聲宮喤,其見聞瑰軼而混芒。」
(4).混雜不清;模糊。 清 龔自珍 《古史鉤沉論二》:「列國國小不明,聲音混茫,各操其方,微 孔子 之雅言,古韻其亡乎!」 葉聖陶 《城中·微波》:「群山已沒入乳白色的霧氣,湖面蓋著混茫的青煙。」
乾隆名句,張子俊秋山書屋即用圖間題者韻·其一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