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王佐(汝學)的《和宮祠五首·其三》
全文:
曉聽促漏著衣裳,梳得朝陽新樣妝。
阿監傳呼朝太母,宮司仍與押班行。
金銀恩寵難常注,刺繡工夫豈敢忘。
聞說近來容入道,禮星瞻斗學燒香。
參考注釋
阿監
太監。 唐 白居易 《長恨歌》:“梨園子弟白髮新,椒房阿監青蛾老。” 前蜀 花蕊夫人 《宮詞》之三九:“阿監采菱牽錦纜,月明猶在畫船中。” 清 顧春 《燭影搖紅·聽梨園太監陳進朝彈琴》詞:“白頭阿監抱琴來,未語眉先蹙。”
傳呼
通知受話人去接電話
傳呼電話
太母
(1)
(2) 祖母
候太公太母起居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(3) 泛稱皇帝的母親和祖母
宮司
掌後宮中事宜的人。《新唐書·后妃傳上·文德長孫皇后》:“後嘗采古婦人事著《女則》十篇,又為論斥 漢 之 馬後 不能檢抑外家,使與政事,乃戒其車馬之侈,此謂開本源,恤末事。常戒守者:‘吾以自檢,故書無條理,勿令至尊見之。’及崩,宮司以聞,帝為之慟。”
押班
(1).百官朝會時領班,管理百官朝會位次。 唐 制,以監察御史二人任其事。 宋 制,由參知政事、宰相分日押班。《新唐書·百官志三》:“朝會,則率其屬正百官之班序,遲明列於兩觀,監察御史二人押班,侍御史顓舉不如法者。” 唐 李洞 《題劉相公光德里新構茅亭》詩:“野色迷亭曉,龍墀待押班。”《宋史·呂端傳》:“﹝ 端 ﹞慮與 寇準 同列,先居相位,恐 準 不平,乃請參知政事與宰相分日押班知印,同升政事堂, 太宗 從之。”《警世通言·李謫仙醉草嚇蠻書》:“ 李白 奏道:‘臣前入試春闈,被 楊太師 批落, 高太尉 趕逐,今日見二人押班,臣之神氣不旺。’” 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》卷二七:“ 韓魏公 薦 王陶 ,而 陶 劾 魏公 不押班以為跋扈。”
(2).內宮女官的首領。《續資治通鑑·宋徽宗大觀四年》:“冬,十月,丁酉,立貴妃 鄭氏 為皇后。後, 開封 人,本 欽聖殿 押班。”
(3).伶人的領班。《隋唐演義》第八六回:“ 玄宗 喜其聰慧知音,遂命為押班梨園之長,時常得供奉左右……自此 李謩 更得盡傳內府新聲,其技愈加精妙。”
王佐(汝學)名句,和宮祠五首·其三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![阿監傳呼朝太母,宮司仍與押班行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