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題董邦達仿荊浩匡廬圖·其一》
全文:
陶鎔靈運山居賦,檃括仲長樂志論。
我欲拈題渾不得,晴窗靜對合忘言。
參考注釋
不得
用在動詞後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
吾不得而見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
晴窗
亦作“ 晴牕 ”。明亮的窗戶。 唐 杜牧 《閨情》詩:“暗砌勻檀粉,晴窗畫袷衣。” 宋 陸游 《臨安春雨初霽》詩:“矮紙斜行閒作草,晴窗細乳戲分茶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跋某帖後》:“回憶幼時晴牕弄墨一種光景,何不乞之塾師,早早學此?”
對合
猶對半。多指利潤或利息同本錢相等。《醒世恆言·徐老僕義憤成家》:“正遇在缺漆之時,見他的貨到,猶如寶貝一般,不勾三日,賣個乾淨,一色都是見錢,並無一毫賒帳,除去盤纏使用,足足賺對合有餘。” 明 《殺狗記·喬人算帳》:“放上十年債,對合本利算一算,盤將起來,我和你做個大人家。”
忘言
(1).謂心中領會其意,不須用言語來說明。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隱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從我游,教我要忘言。” 宋 陳師道 《次韻德麟植檜》:“蕭蕭孤竹君,忘言理相契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就逮》:“莫笑忘言真有道,自慚搜句百無功。”
(2).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。《晉書·山濤傳》:“後遇 阮籍 ,便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。” 唐 韓愈 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況某等忘言斯久,知我俱深。”
(3).忘其所言;不須言說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言事·抗疏中輟》:“二公皆名士正人,所言必不妄,但權奸已敗,即往事果真,亦當忘言,此等追敘,似乎蛇足。”
乾隆名句,題董邦達仿荊浩匡廬圖·其一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