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門三賢詩·其一·張於度原文
明運昔中圯,奄豎奸大位。
衣冠虛南牙,政柄歸北寺。
誰實鉤黨1*1魁,嶽嶽左與魏。
一朝檻車徵,牢戶事陰秘。
傷哉史弼言,荼甘乃如薺。
容城有布衣,發憤亡鯁避。
要鑕理太尉,舉幡訟司隸。
貫械渤海生,赤幘夏門吏。
桑海四十年,往事如夢寐。
骨歸蘇門山,名在顧廚次。
詩詞問答
問:蘇門三賢詩·其一·張於度的作者是誰?答:王士禎
問:蘇門三賢詩·其一·張於度寫於哪個朝代?答:清代
問: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?答:王士禎名句大全
注釋
1.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: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三
參考注釋
奄豎
(1).宦官的鄙稱。《新唐書·韓全義傳》:“時軍無帥統,惟以奄豎監之,遂敗於 小溵 。”
(2).指小宦官。《明史·外國傳四·琉球》:“明年, 中山 亦遣寨官子六人入國學,並獻奄豎數人。”
大位
(1).帝位。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“憎其式廓” 毛 傳:“憎其用大位,行大政。”《後漢書·公孫述傳》:“今君王之聲聞於天下,而名號未定,志士狐疑,宜即大位,使遠人有所依歸。” 唐 元稹 《翰林承旨學士記》:“ 憲宗章武孝皇帝 以 永貞 元年即大位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續錄·佛典屬》:“ 廉親王 允禩 等覬覦大位, 錫公 首發逆謀。”
(2).顯貴的官位。 漢 蔡邕 《陳太丘碑》:“ 潁川 陳君 ,絶世超倫,大位未躋,慙於 臧文 竊位之負。” 南朝 梁 劉孝標 《辯命論》:“然則高才無貴仕,饕餮而居大位。” 清 侯方域 《朋黨論上》:“是以君子在大位而攻小人,主上則以為竊弄威福也。”
衣冠
(1) 衣服和禮帽
(2) 服飾
衣冠不整
(3) 指紳士,借指禮教、斯文
衣冠之弟
南牙
即南衙。指宰相。《資治通鑑·唐中宗神龍元年》:“北門、南牙,同心協力,以誅凶豎,復 李氏 社稷。” 胡三省 註:“南牙謂宰相,北門謂羽林諸將。”詳“ 南衙 ”。
政柄
政治權力
北寺
(1).監獄名。《後漢書·陳敬王劉羨傳》:“﹝ 靈帝 ﹞詔檻車傳送 愔 、 遷 詣北寺詔獄。”《南史·王融傳》:“ 融 被收,朋友部曲,參問北寺,相繼於道。” 清 吳偉業 《後東皋草堂歌》詩:“白社青山舊居在,黃門北寺捕車來。”參見“ 北寺獄 ”。
(2).大理寺的別稱。 唐 蘇頲 《奉和崔尚書贈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》:“北寺鄰玄闕,南城寫翠微。” 唐 陳子昂 《為陳舍人讓官表》:“非有君子瑚璉之材,通儒青紫之秀,已得評刑北寺,執憲南臺。鷞鳩之政無聞,驄馬之榮已極。”
(3).指寺院位置在北者。 宋 蘇軾 《仙遊潭》詩自註:“潭上有寺二。一在潭北,循 黑水 而上,為東路,至南寺。渡 黑水 西里餘,從馬北山,為西路,至北寺。”
(4).寺名。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舊城北部。舊名 報恩寺 。寺內有 北寺塔 為遊覽名勝。
鉤黨
謂相牽引為同黨。《後漢書·靈帝紀》:“中常侍 侯覧 諷有司奏前司空 虞放 ,太僕 杜密 ……皆為鉤黨,下獄,死者百餘人。” 李賢 註:“鉤謂相牽引也。”《文選·范曄<宦者傳論>》:“因復大考鉤黨,轉相誣染。” 李周翰 註:“鉤黨,謂鉤取諫者同類,使轉相誣謗而殺之也。” 明 楊璉 《龍膏記·起釁》:“非全氣體曾鉤黨,變倉皇有誰相信,須防。”
嶽嶽
亦作“嶽嶽”。1.挺立貌;聳立貌。《楚辭·九思·憫上》:“叢林兮崯崯,株榛兮嶽嶽。” 王逸 註:“嶽嶽,眾木植也。”《文選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:“神仙嶽嶽於棟間,玉女闚窗而下視。” 李善 註:“嶽嶽,立貌。” 郭沫若 《十年建國增徽識》詩:“巨廈煌煌周八面,豐碑嶽嶽建中央。”
(2).喻人位尊氣盛。鋒芒畢露。《漢書·朱雲傳》:“ 五鹿 嶽嶽, 朱雲 折其角。”此為雙關語,以鹿角高聳突出,喻 五鹿充宗 之為人。
(3).形容人剛直不阿。 唐 柳宗元 《佩韋賦》:“ 雲 嶽嶽而專強兮,果黜志而乖圖。” 清 周亮工 《祭建寧司李君碩孫公文》:“及入對司寇,公抗辨數百言,嶽嶽不撓。”
一朝
一旦
一朝而天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
檻車
囚車
檻車送元濟。——《資治通鑑·唐紀》
牢戶
監獄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小畜之泰》:“天門開闢,牢戶寥廓,桎梏解脫,拘囚縱釋。”《後漢書·耿弇傳論》:“而 蘇君 恩不及嗣, 恭 亦終填牢戶。”《南齊書·竟陵文宣王子良傳》:“科網嚴重,稱為峻察,負罪離諐,充積牢戶。”
布衣
(1) 麻布衣服(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)
(2) 平民百姓
臣本布衣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有布衣畢昇。—— 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·活板》
發憤
(1) 決心努力
(2) 發泄憤怒
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鯁避
語本《國語·晉語六》:“除鯁而避彊,不可謂刑。” 韋昭 註:“鯁,害也。”後以“鯁避”謂避害。 唐 孫樵 《孫氏西齋錄》:“有所鯁避,則微文示譏;無所顧慄,則直書志慝。” 清 錢謙益 《跋王原吉<梧溪集>》:“ 謝皐羽 之於亡 宋 也, 西臺 之記,冬青之引,其人則以甲乙為目,其年則以羊犬為紀,廋辭讔語,喑啞相向,未有如 原吉 之發攄指斥,一無鯁避者也。”
太尉
官名。 秦 至 西漢 設定,為全國軍政首腦,與丞相、御史大夫並稱三公。 漢 武帝 時改稱大司馬。 東漢 時太尉與司徒、司空並稱三公。歷代亦多曾沿置,但漸變為加官,無實權。至 宋徽宗 時,定為武官官階的最高一級,但本身並不表示任何職務。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稱。 元 以後廢。
司隸
官名。《周禮》秋官之屬。 漢武帝 置司隸校尉,領兵一千二百人,捕巫蠱,督察大奸猾。後罷其兵,改察 三輔 、 三河 、 弘農 七郡。 哀帝 時稱司隸, 東漢 復舊稱,仍察七郡。 魏 晉 以後沿用, 唐 廢。參閱《通典·職官十四》。
貫械
戴上刑具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譴告》:“ 子云 識微,知後復然,借變復之説,以效其言,故願貫械以待時也。” 宋 崔敦禮 《芻言》卷上:“ 漢 誅濫於名節,貫械、腰斧質請罪者相屬,榮其辱矣。” 清 方孔炤 《別黃石齋太史》詩:“藏經身作壁,貫械血成書。”
渤海
(1).我國的內海,位於 遼 、 冀 、 魯 、 津 三省一市間,東至 遼東半島 南端,南至 山東半島 北岸。《莊子·說劍》:“繞以 渤海 ,帶以 常山 。”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上親禪 高里 ,祠后土,臨 渤海 。” 唐 駱賓王 《浮查》詩:“ 渤海 三千里,泥沙幾萬重。”
(2).我國 唐 代以 靺鞨 族為主體所建的政權。 唐 蘇鶚 《杜陽雜編》卷下:“ 渤海 貢馬腦樻、紫瓷盆。”《新唐書·北狄傳·渤海》:“ 渤海 ,本 粟末 靺鞨 附 高麗 者,姓 大 氏。” 宋 岳飛 《申省承州捷狀》:“所有逐次生擒 女真 、 契丹 、 渤海 、 漢 兒軍 高太保 等。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:“ 渤海 部又東奔 挹婁 故地 東牟山 ,酋長 * 建國自立,稱 震國王 。七一二年, 唐睿宗 封 * 為 忽汗州 都督、 勃海 郡王,後世遂號 渤海 。”
赤幘
(1).赤色頭巾。古代武士所服。《後漢書·輿服志下》:“武吏常赤幘,成其威也。”
(2).借指士卒。 宋 王以寧 《水調歌頭·裴公亭懷古》詞:“ 孫郎 前日豪健,頤指五都雄。起擁奇才劍客,十萬銀戈赤幘,歌鼓壯軍容。” 清 陳章 《放羊行為改堂先生作》:“太守聞之詫至夕,亟修尺書走赤幘。”
(3). 晉 乾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八載, 安陽 城南亭西舍,有一老雄雞,化而為人,冠赤幘。後因以借指雄雞。 唐 杜甫 《催宗文樹雞柵》詩:“踏藉盤桉翻,終日憎赤幘。” 宋 陸游 《贈老雞》詩:“峨峨赤幘先羣輩,喔喔長鳴蓋四郊。”
門吏
(1).守門之吏。《戰國策·楚策四》:“ 春申君 曰:‘善。’召門吏為 汗先生 著客籍,五日一見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集·貶誤》:“余門吏 陸暢 , 江 東人,語多差誤,輕薄者多加諸以為劇語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十六回:“忽有門吏報導:‘有六宮都太監 夏老爺 特來降旨。’”
(2).門下辦事的人。 唐 孫樵 《罵僮志》:“吾聞他舉進士者,有門吏諸生為之前焉,有親戚知舊為之地焉。”
桑海
“桑田滄海”的略語。 唐 楊炯 《和輔先入昊天觀》:“桑海年應積,桃源路不窮。” 明 李東陽 《和蕭封君鳳儀遺詩四十韻》:“世運迭推代,昔聞桑海三。” 趙朴初 《柳營曲·參觀全國勞動改造罪犯工作展覽會》曲:“奮身桑海換,刮目性情移。”參見“ 桑田滄海 ”。
十年
形容時間長久。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” 楊伯峻 註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 唐 賈島 《劍客》詩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。”
往事
從前的事情
往事歷歷在目
夢寐
睡夢;夢中
壯士臨陣,不死帶傷,理之自然也。何故以夢寐之事疑心乎?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蘇門
山名。在 河南省 輝縣 西北。又名 蘇嶺 、 百門山 。 晉 孫登 曾隱居於此。後因用以借指 孫登 。 唐 楊炯 《群官尋楊隱居詩序》:“ 阮籍 之見 蘇門 ,止聞鸞嘯。” 唐 龐德公 《與鹿門少年馬紹隆冥游》詩:“唯有 峴亭 清夜月,與君長嘯學 蘇門 。”參見“ 蘇門嘯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