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王士禎的《碧雲寺魏閹葬衣冠墓》
全文:
恭顯坐中書,能死前將軍。
赤伏盡鉤黨,禍始誅李雲。
讀史長太息,閔彼漢運屯。
我來西山游,極目多丘墳。
何人穿復土,雙闕高嶙峋。
天祿與辟邪,夾道紛錯陳。
大書復深刻,似欲驕千春。
冢中玉蟾蜍,變化亦有神。
豈知窮奇骨,不得安穸窀。
牢石與五鹿,彈指隨飆塵。
嗟哉陽司隸,毅魄為青燐。
狐貉同一丘,無事勞沾巾。
松風催落日,泥飲當千巡。
西望鹹陽原,石馬嘶荊榛。
參考注釋
恭顯
漢 宦官 弘恭 、 石顯 的並稱。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中書宦官 弘恭 、 石顯 弄權。 望之 、 堪 、 更生 議,欲白罷退之。未白而語泄,遂為 許 史 及 恭顯 所譖愬, 堪 、 更生 下獄。” 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當 音 、 鳳 、 恭 、 顯 之任勢也,乃熏灼四方,震耀都鄙。” 唐 元稹 《人道短》詩:“ 莽 、 卓 、 恭 、 顯 ,皆數十年富貴, 梁冀 夫婦,車馬煌煌。”
中書
(1).皇宮中的藏書。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。《漢書·儒林傳·孔安國》:“ 成帝 時求其古文者, 霸 以能為《百兩》徵,以中書校之,非是。” 顏師古 註:“中書,天子所藏之書也。”《後漢書·伏湛傳》:“ 永和 元年,詔 無忌 與議郎 黃景 校定中書《五經》、諸子百家、藝術。” 李賢 註:“中書,內中之書也。”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亮傳》“日於苑中習焉” 裴松之 注引《吳歷》:“ 亮 數出中書視 孫權 舊事。”
(2).官名。中書令的省稱。 漢 設中書令,掌傳宣詔令,以宦者為之,後多任用名望之士。《漢書·蕭望之傳》:“ 望之 以為中書政本,宜以賢明之選。” 晉 庾亮 《讓中書令表》:“國恩不已,復以臣領中書。” 隋 唐 以中書令、侍中、尚書令共議國政,俱為宰相,後因以中書稱宰相。《宋史·葉清臣傳》:“陛下欲息奔競,此繫中書。若宰相裁抑奔競之流,則風俗惇厚,人知止足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賄權》:“中書獨坐攬朝權,看炙手威風赫烜。”
(3).官名。中書舍人的省稱。 隋 、 唐 時為中書省的屬官。 明 清 廢中書省,於內閣設中書舍人,掌撰擬、繕寫之事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九回:“中書的班次,進士是一途,監生是一途。”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三回:“他就湊了千把銀子,捐了個內閣中書。”
(4).官署名。 唐 代的中書省、 宋 代的政事堂,亦直稱為“中書”。 唐 白居易 《和裴相公傍水閒行絕句》:“行尋春水坐看山,早出中書晚未還。” 宋 葉夢得 《石林詩話》卷中:“ 文潞公 在樞府,嘗一日過中書,與 荊公 行至題下。”
(5).毛筆的別稱,“中書君”的省稱。《剪燈餘話·武平靈怪錄》:“早拜中書事 祖龍 , 江淹 親向夢中逢。”參見“ 中書君 ”。
前將軍
古代軍銜,始於 戰國 , 秦 漢 魏 晉 南北朝 沿置。位在大將軍、驃騎將軍之下。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大將軍、驃騎將軍大出擊 匈奴 , 廣 數自請行。天子以為老,弗許;良久乃許之,以為前將軍。”
王士禎名句,碧雲寺魏閹葬衣冠墓名句
名句推薦
笑領霞觴雲子酒,姓名留在洞天中
李彥方《題萬年宮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