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願無饑渴,貧賤理則宜

王漸逵苦雨四首·其三

名句出處

出自明代王漸逵的《苦雨四首·其三》

全文:
霪雨侵我宅,不霽其奈何。
蛙聲動四砌,垣牖化為坡。
藩籬既已撤,林木成一家。
青山匝四圍,原隰瀦陂池。
吾苗安可保,所望則已多。
常願無饑渴,貧賤理則宜

王漸逵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常願

平素的志願。《後漢書·左雄傳》:“今阿母躬蹈約儉,以身率下,羣僚蒸庶,莫不向風,而與 王聖 並同爵號,懼違本操,失其常願。”

饑渴

(1).腹餓口渴。《詩·王風·君子於役》:“君子於役,苟無飢渴。” 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二》:“此蛇所以致鳥雀而捕之者,今留付汝,幸善飼之,勿令飢渴。” 艾青 《春》詩:“而這古老的土地呀,隨時都像一隻飢渴的野獸,舐吮著年輕人的血液,頑強的人之子的血液。”

(2).比喻期望殷切,如飢似渴。《孔叢子·公儀》:“君若飢渴待賢,納用其謀,雖蔬食水飲, 伋 亦願在下風。” 清 李漁 《風箏誤·遣試》:“小生方在驚疑之際,彼婦正在飢渴之中。”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五章二:“對於飢渴著勝利的老百姓,即使小敗已經就是好訊息了,何況還是‘大捷’。”

(1).腹餓口渴。飢,通“ 飢 ”。《商君書·戰法》:“民倦且饑渴。”

(2).比喻期望殷切,如飢似渴。 宋 曾鞏 《到亳州與南京張宣徽啟》:“始敢通牋記參候之禮,庶幾將心誠饑渴之勤載省孤蒙。”

貧賤

窮困又沒有社會地位

貧賤有此女。——《玉台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
理則

(1).即邏輯。 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以作文為證》:“然則邏輯究為何物?當譯以何名而後妥……吾以為當譯之為‘理則’者也。” 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以作文為證》:“學者之對於理則之學,則大都如 陶淵明 之讀書,不求甚解而已。”

(2).原理法則。 郭沫若 《十批判書·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》:“儘管是怎樣的個人主義者,一個人不能完全脫離國家社會而生存,故論到國家社會的理則時,便很容易流露其個人主義的本色。” 郭沫若 《中國史稿》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:“ 莊子 認為……﹝道體﹞生出天地,生出帝王,生出一切的理則,連神、鬼都是從它生出來的。”

王漸逵名句,苦雨四首·其三名句

詩詞推薦

常願無饑渴,貧賤理則宜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