陟屺殘編淚眼零,空傳家學是韋經

全大震家信至有浪傳余已應吏牒者率此感示·其二

名句出處

出自明代全大震的《家信至有浪傳余已應吏牒者率此感示·其二》

全文:
陟屺殘編淚眼零,空傳家學是韋經
犠牛未悉登何廟,丘壑應須置此形。
白玉堂中違故簡,石窗峰頂憶青欞。
可憐未報君親意,只許江湖號客星。

全大震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陟屺

(1).《詩·魏風·陟岵》:“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” 鄭玄 箋:“此又思母之戒,而登屺山而望也。”後因以“陟屺”為思念母親之典。 唐 元稹 《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制》:“孝子之於事親也,貧則有啜菽之歡,仕則有捧檄之慶,離則有陟屺之嘆,歿則有累茵之悲。”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井上有李》:“因辟兄以離母,時懷陟屺之思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南京光祿寺少卿馮若愚母錢氏加贈宜人制》:“為歌念母之詩,彌深陟屺之嘆。”參見“ 陟岵 ”。

(2).借指母親。

殘編

殘缺不全的書。 元 成廷珪 《夜思》詩:“青燈細雨三更夢,白首殘編萬古心。” 明 文徵明 《寄黃泰泉學士》詩:“殘編空復淹 司馬 ,當路何人薦《子虛》!”

淚眼

含著淚水的眼睛

淚眼模糊

傳家

(1).傳家事於子孫。《後漢書·鄭玄傳》:“入此歲來,已七十矣。宿素衰落,仍有失誤,案之禮典,便合傳家。” 李賢 註:“傳家謂家事任子孫也。《曲禮》曰:‘七十老而傳。’”

(2).傳給子孫或子孫世代相傳。 宋 蘇軾 《再和許朝奉》詩:“傳家有衣鉢,斷獄盡《春秋》。” 清 吳偉業 《贈張以韜來鶴》詩:“草聖傳家久著聞,斗看孤鶴下層雲。” 老舍 《茶館》第一幕:“東西真地道,傳家的玩藝。”

韋經

漢 丞相 韋賢 少子 玄成 ,以明經歷相位。時 鄒 魯 有諺:“遺子黃金滿籯,不如一經。”見《漢書·韋賢傳》。後因以“韋經”為稱揚 韋 姓族人之典。 唐 杜甫 《哭韋大夫之晉》詩:“ 漢 道中興盛, 韋 經亞相傳。” 仇兆鰲 註:“ 韋賢 少子 玄成 ,復以明經為相,故曰亞相。”

全大震名句,家信至有浪傳余已應吏牒者率此感示·其二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荷葉杯·鏡水夜來秋月

    溫庭筠唐代〕鏡水夜來秋月,如雪,採蓮時。小娘紅粉對寒浪,惆悵,正思維。
    陟屺殘編淚眼零,空傳家學是韋經 詩詞名句
  • 齊己唐代〕角角類關關,春晴錦羽乾。文呈五色異,瑞入九苞難。暮宿紅蘭暖,朝飛綠野寒。山樑從行者,錯解仲尼嘆。
    陟屺殘編淚眼零,空傳家學是韋經 詩詞名句
  • 新晴過雙魚樓二首·其一

    王漸逵明代〕玄雲散碧昊,稀星尚縱橫。僕夫整巾車,駕言渡回峰。曙色蔭高林,群動起鳴禽。園子有好懷,導我舒聎登。芙蕖
  • 擬古二章

    程公許宋代〕剛風軼飛浮,叢霄隱戮闊。其上仙者家。俯世塵漠漠。慨我志遠遊,幽思無與豁。披雲一長嘯,曾舉驃轇轕。整袂
  • 水調歌頭

    侯置宋代〕白鶴到時節,霜信滿南州。金盤露重,銀潢波浪載天流。岳瀆千齡鍾秀,賦出人間英氣,清照洞庭秋。烈日嚴霜操
  • 歸老

    陸游宋代〕歸老何妨駕鹿車,平生風雪慣騎驢。鬢毛白盡猶耽酒,目力衰來轉愛書。止足極知於道近,痴頑更喜與人疏。著身
    陟屺殘編淚眼零,空傳家學是韋經 詩詞名句
  • 幽居

    張嵲宋代〕避地依荒谷,衡茅苟自安。門前山四塞,不用買峰巒。
  • 和戴石屏

    王伯大宋代〕叫得神膽力,挽回天地心。連朝被甘澤,既雨積重有。水滿田高下,涼生秋淺深。老癃幸無死,一飽慶從今。
  • 山西巡撫巴延三奏報通省得雪沾足復得雨澤詩以志慰

    乾隆清代〕冬雪春霙既屢沾,省城屬郡復同漸。麥秋可預夏收卜,晉地遙知民氣恬。更悉甘膏三寸被,能無慰志幾分添。然其
  • 寄俞君度

    強至宋代〕夫子憊已甚,平生心向存。黃金空舊產,白首寄他門。獨酌醉應淺,愁吟聲更吞。飄零那復久,知己有平原。
    陟屺殘編淚眼零,空傳家學是韋經 詩詞名句
陟屺殘編淚眼零,空傳家學是韋經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