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經筵畢文淵閣賜茶有作》
全文:
御罷經筵例賜茶,崇儒恩諭特為加。
文淵閣合敷茵坐,稽古義非梯幾賒。
口說躬行須有別,都俞吁咈莫爭差。
芸幮四庫收誠富,鑽仰無能喟自嗟。
參考注釋
躬行
身體力行;親身實行
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——宋· 陸游《冬夜讀書示子聿》
都俞吁咈
《書·益稷》:“ 禹 曰:‘都!帝,慎乃在位。’帝曰:‘俞!’”又《堯典》:“帝曰:‘吁,咈哉!’”都、俞、吁、咈均為嘆詞。以為可,則曰都、俞;以為否,則曰吁、咈。後因用“都俞吁咈”形容君臣論政問答,融洽雍睦。 明 歸有光 《隆慶元年浙江程策四道》:“昔 唐 虞 之際,以天下相授受,而示之以精一執中之旨,彼其平時都俞吁咈,相告語於一堂之上者,無非此道。”《續資治通鑑·宋理宗景定五年》:“君有過舉,臣當直言,都俞吁咈,古之所尚。”亦省作“ 都俞 ”。 宋 朱熹 《與周參政札子》:“伏惟都俞之暇,從容造膝,一為明主極言之,則天下幸甚。”《續資治通鑑·宋高宗紹興四年》:“盡復昔時會議故事,以踵前古都俞之風。”
爭差
(1).欠缺;差別。 元 無名氏 《黃花峪》第一折:“ 宋公明 武藝堪夸, 吳學究 又無爭差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四九回:“第二個好漢,名喚 鄒潤 ,是他侄兒,年紀與叔叔仿佛,二人爭差不多。”
(2).差錯;意外。 元 張國賓 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倘或間有些兒爭差,兒也,將您這一雙老爹娘,可便看個甚么?”《警世通言·金明池吳清逢愛愛》:“若子弟賢的,一般如凡人敘用;若有些爭差的,罪責卻也不小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驛備》:“此奉欽遵,切休得有爭差。”
(3).糾紛。 元 鄭庭玉 《後庭花》第三折:“兀的是人命爭差,恰便似金剛廝打,佛也理會不下。” 元 李行道 《灰闌記》第一折:“我想他家中大妻小婦必有爭差,少不得要告狀打官司的。”
乾隆名句,經筵畢文淵閣賜茶有作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