旬宣雖是示公道,鎮撫未嘗無別心

乾隆再疊李紳杭州天竺靈隱二寺詩韻

名句出處
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再疊李紳杭州天竺靈隱二寺詩韻》

全文:
天竺居南靈隱北,一岡為隔路原連。
湖西自古兩巨寺,徑側恆通幾道泉。
之問五言窘觀日,公垂合相詠侵煙。
至今僧海依然夥,幾個能參指月禪。
二寺唐時各殷富,頓殊此日歲年深。
旬宣雖是示公道,鎮撫未嘗無別心
仍看撐船收盞飯,幾曾解橐贈檀金。
祗宜聽耳無關政,詠罷歸輿度谷林。

乾隆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旬宣

周遍宣示。語本《詩·大雅·江漢》:“王命 召虎 ,來旬來宣”。 毛 傳:“旬,徧也”。 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·上智·周宗韓雍》:“ 韓公雍 旬宣 江 右時,忽報 寧 府之弟某王至,公託疾乞少需,密遣人馳召三司。”

雖是

雖然。《水滸傳》第三二回:“雖是你們的好情分,只是我心去意難留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三回:“家伯雖是回過幾次家鄉,卻沒有帶家眷。”

公道

(1) 公正的

對事實的公道的說明

(2) 不偏不倚的、公平合理的

公道話

不過,人可真是好人!又公道,又爽直。——《潘虎》

鎮撫

(1).安撫。《左傳·昭公十五年》:“諸侯之封也,皆受明器以鎮撫其社稷。”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因請立 張耳 為 趙王 ,以鎮撫其國, 漢王 許之。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慕賢》:“ 張延雋 之為 晉州 行臺左丞,匡維主將,鎮撫疆埸,儲積器用,愛活黎民,隱若敵國矣。”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事始》:“ 薛鐵山 死,州民無主,慮不逞者為變。故 罕之 ( 李罕之 )專命鎮撫,取王裁旨。” 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所生長的地方》:“只由於兩百年前 滿 人治理 中國 土地時,為鎮撫與虐*殺苗族,派遣了一隊戍卒屯丁駐紮,方有了城堡與居民。”

(2).偏指安撫。《左傳·襄公十年》:“ 向戌 辭曰:‘君若猶辱鎮撫 宋國 ,而以 偪陽 光啟寡君,羣臣安矣,其何貺如之?’”《漢書·高帝紀上》:“ 漢王 如 陝 ,鎮撫 關 外父老。” 顏師古 註:“鎮,安也;撫,慰也。”

(3). 南宋 初在 金 、偽 齊 接壤的 淮南 、 京東 西 、 湖南 北 諸路分置的特別行政區。其長官為鎮撫使,其官署稱鎮撫使司。 宋 葉適 《上殿札子》:“夫徒鑒 五代 之致亂而不思 靖康 之得禍,故 李綱 請裂 河南 為藩鎮, 范宗尹 嘗割邊面為鎮撫,皆隨以廢格。”參閱《宋史·職官志七》。

(4). 元 萬戶府及都威衛使司所屬掌理軍匠的鎮撫司(所)之長官。《元史·百官志五》:“﹝左都威衛使司﹞鎮撫所,鎮撫二員,都目一員……﹝右都威衛使司﹞鎮撫司,鎮撫二員,都目一員。”《元史·百官志七》:“﹝萬戶府﹞鎮撫司,鎮撫二員, 蒙古 、 漢 人參用。”

未嘗

(1) ——加在否定詞前面,構成雙重否定;不是

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

(2) 不曾

終夜未嘗合眼

未嘗不嘆息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
所未嘗行。——《資治通鑑·唐紀》

未嘗識書具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傷仲永》

未嘗有言。——明· 劉基《賣柑者言》

乾隆名句,再疊李紳杭州天竺靈隱二寺詩韻名句

詩詞推薦

旬宣雖是示公道,鎮撫未嘗無別心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