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楊傑的《藉田集議(以姓為韻)》
全文:
甸師經始遇金穰,禁籞清樽合奉常。
千畝方田開帝籍,四時和氣聚神倉。
青壇改卜先農兆,曲水交流上巳觴。
欲識漢家林苑富,融融春澤浸長楊。
參考注釋
千畝
春秋 時地名,在今 山西 介休縣 南。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:“其弟以 千畝 之戰生,命之曰 成師 。” 杜預 註:“ 西河 介休縣 南有地名 千畝 。”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三十九年,戰於 千畝 ,王師敗績於 姜氏 之 戎 。”一說 千畝 之地有二:一為 周 地,見《國語·周語上》;一為 晉 地,見《史記·晉世家》。參閱 清 齊召南 《春秋左氏傳註疏考證》。
方田
(1).古九章算術之一。即以邊線長短求田地面積的方法。《周禮·地官·保氏》“六曰九數” 漢 鄭玄 註:“九數,方田、粟米、差分、少廣、商功、均輸、方程、贏不足、旁要。”《隋書·律曆志上》:“所謂率者,有九流焉:一曰方田,以御田疇界域。”
(2).指 宋 初所行之屯田守邊制。其田方形,故稱。 宋 王禹偁 《故商州團練使翟公墓志銘》:“上方考古道,興方田,俾封疆之臣,修耕戰之備。”《續資治通鑑·宋寧宗開禧元年》:“ 王阮 有文武幹略,嘗知 濠州 ,請復 曹瑋 方田、 種世衡 射法,日夜守備。”按,《玉海》卷一七六:“﹝ 端拱 二年﹞內出手詔諭邊將曰:‘朕今立法令,緣邊作方田,已頒條例,量地里之遠近,列置塞柵。此可以限其戎馬,而大利我之步兵也。’”
(3).指 宋 王安石 所行之方田法。《宋史·王安石傳》:“﹝ 王安石 ﹞參知政事……而農田水利、青苗、均輸、保甲、免役、市易、保馬、方田諸役相繼並興,號為新法。”參見“ 方田法 ”。
帝籍
(1).皇室的譜錄。《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·元暐墓誌》:“盛烈高功,煥於帝籍。”
(2).皇室所藏的圖書典籍。《周書·史寧陸騰等傳論》:“席捲 巴 梁 ,則功著銘典;雲撤 江 漢 ,則聲留帝籍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病中辱張常侍題集賢院詩因以繼和》:“圖書皆帝籍,寮友盡仙才。”
(3).見“ 帝藉 ”。
四時
(1).四季。《易·恆》:“四時變化而能久成。”《禮記·孔子閒居》:“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” 前蜀 韋莊 《晚春》詩:“萬物不如酒,四時唯愛春。”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二:“ 靖康 初,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,皆備四時。”
(2).指一年四季的農時。《逸周書·文傳》:“無殺夭胎,無伐不成材,無墯四時,如此十年,有十年之積者王。”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:“四時者,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,取予有節,出入有時,開闔張歙,不失其敘,喜怒剛柔,不離其理。”
(3).指一日的朝、晝、夕、夜。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君子有四時,朝以聽政,晝以訪問,夕以修令,夜以安身。”
(4).樂舞名。 漢文帝 作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 孝文廟 奏《昭德》、《文始》、《四時》、《五行》之舞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樂府》:“《武德》興乎 高祖 ,《四時》廣於 孝文 。”參見“ 四時舞 ”。
和氣
態度平順溫和
待人和氣
神倉
古時藏祭祀用穀物的處所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秋之月﹞乃命冢宰,農事備收,舉五穀之要,藏帝籍之收於神倉,祗敬必飭。” 鄭玄 註:“藏祭祀之穀為神倉。” 孔穎達 疏:“神倉者,貯祀鬼神之倉也。”《新唐書·禮樂志四》:“藉田之穀,斂而鍾之神倉,以擬粢盛及五齊、三酒,穰稾以食牲。”
楊傑名句,藉田集議(以姓為韻)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