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王汝玉的《讀余忠宣公文集》
全文:
中原日落秋塵黃,西望烽火連荊襄。
雄藩宿將盡驚遁,書生復見張睢陽。
孤軍堅壁大江上,誓欲保障東南疆。
羽書四入丞相府,援兵不出吁可傷。
神州陸沈大勢去,夫誰擊楫江中央。
七年大小數百戰,士卒感發疲復張。
食殫力竭城遂陷,麾下禆將無生降。
嗟公竟作厲鬼死,全家義徇為國殤。
至今遺文落人世,直與日月爭輝光。
伊余再拜獲披誦,徒抆血淚沾衣裳。
九原精爽應可作,願歌大招薦椒漿。
參考注釋
九原
本為山名,在今山西新絳縣北。相傳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此,後世因稱墓地為九原。
汝在九原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精爽
(1).精神。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用物精多,則魂魄強,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蔣濟傳》:“歡娛之躭,害於精爽;神太用則竭,形太勞則弊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乙志·承天寺》:“自爾以來,精爽常鬱鬱。”
(2).魂魄。 晉 潘岳 《寡婦賦》:“睎形影於几筵兮,馳精爽於丘墓。” 唐 李群玉 《題二妃廟》詩:“不知精爽歸何處,疑是行雲秋色中。” 清 王式丹 《於忠肅公墓》詩:“相望 鄂王 精爽在,靈旗蕭颯暮山空。”
(3).猶言神清氣爽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二回:“你家大爺昨日甚是精爽,怎么就會這等病?”《紅樓夢》第七五回:“ 李紈 近日也覺精爽了些,擁衾倚枕,坐在床上。”
可作
再生;復生。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 趙文子 與 叔向 游於 九原 ,曰:‘死者若可作也,吾誰與歸?’” 韋昭 註:“作,起也。” 南朝 宋 謝瞻 《張子房詩》:“逝者如可作,揆子慕周行。” 清 李漁 《閒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構》:“噫! 元 人可作,當必貰予。”
大招
(1).古樂名。即《大韶》。 漢 蔡邕 《獨斷·五帝三代樂之別名》:“ 舜 曰《大韶》,一曰《大招》。”
(2).《楚辭》篇名。相傳為 屈原 所作。或雲 景差 作。 王夫之 解題云:“此篇亦招魂之辭。略言魂而繫之以大,蓋亦因 宋玉 之作而廣之。”後用以泛指招魂或悼念之辭。 清 錢謙益 《<陳喬生詩集>序》:“ 喬生 為我寫一通焚之 文忠 墓前,以當‘大招’。” 清 蔣士銓 《一片石·祭碑》:“兒孫拜墓攜村酒,旌節臨江賦‘大招’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水調歌頭》詞:“一掬‘大招’淚,灑向暮雲間。”
椒漿
以椒浸制的酒漿。古代多用以祭神。《楚辭·九歌·東皇太一》:“蕙餚蒸兮蘭藉,奠桂酒兮椒漿。”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勺椒漿,靈已醉。” 唐 王維 《椒園》詩:“椒漿奠瑤席,欲下 雲中君 。” 清 朱彝尊 《六聘山中吊晉處士霍原》詩:“祠墓久摧沒,末由酹椒漿。”
王汝玉名句,讀余忠宣公文集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