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余繼登的《吳太華憲僉買燕姬赴蜀賦贈·其二》
全文:
別母辭鄉國,躊躇誰忍分。
愁看桃葉渡,淚點石榴裙。
月貌嬌夫婿,風流屬使君。
若經巫峽路,或恐化行雲。
參考注釋
桃葉渡
渡口名。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秦淮河 畔。相傳因 晉 王獻之 在此送其愛妾 桃葉 而得名。 宋 辛棄疾 《祝英台近·晚春》詞:“寳釵分, 桃葉渡 ,煙柳暗南浦。” 元 周德清 《紅繡鞋·郊行》曲:“題詩 桃葉渡 ,問酒 杏花村 ,醉歸來驢背穩。” 清 魏源 《秦淮鐙船引》:“二百餘年 桃葉渡 ,七萬里外紅毛刀。”
淚點
亦作“淚點”。淚珠。 唐 杜甫 《得廣州張判官叔卿書使還以詩代意》:“卻寄雙愁眼,相思淚點懸。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一折:“多管擱著筆尖兒未寫早淚先流,寄來的書淚點兒兀自有。” 杜鵬程 《在和平的日子裡》第三章:“他低下頭,黃豆大的淚點,滴在鋪蓋卷上。”
石榴裙
朱紅色的裙子。亦泛指婦女的裙子。 南朝 齊 何思澄 《南苑逢美人》詩:“風捲蒲桃帶,日照石榴裙。” 唐 武則天 《如意娘》詩:“不信比來長下淚,開箱驗取石榴裙。” 明 葉憲祖 《夭桃紈扇》第一折:“丹初染,血尚湮,嬌紅爭妬石榴裙。” 清 陳維崧 《臨江仙·贈柯翰周》詞:“好將斷腸句,寫徧石榴裙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八八:“她,不光能盯住 美國 人、 英國 人,還能弄得 德國 人、 義大利 人、 法國 人、 俄國 人,一古腦都收在她的石榴裙下。”
余繼登名句,吳太華憲僉買燕姬赴蜀賦贈·其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