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別母辭鄉國,躊躇誰忍分。
愁看桃葉渡,淚點石榴裙。
月貌嬌夫婿,風流屬使君。
若經巫峽路,或恐化行雲。
詩詞問答
問:《吳太華憲僉買燕姬赴蜀賦贈·其二》的作者是誰?答:余繼登
問:該詩寫於哪個朝代?答:明代
問:該詩是什麼體裁?答:五律
問:余繼登的名句有哪些?答:余繼登名句大全
注釋
1. 五言律詩 押文韻
參考注釋
鄉國
(1).故國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吾已絶望,永辭萬民,豈料再還,重復鄉國。” 唐 張籍 《送新羅使》詩:“悠悠到鄉國,還望海西天。”《白雪遺音·馬頭調·昭君出塞》:“惱恨 毛延壽 ,與你何仇將俺害,(到得此地來,)弄的俺拋離鄉國。”
(2).家鄉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父兄不可常依,鄉國不可常保。” 唐 杜儼 《客中作》詩:“容顏歲歲愁邊改,鄉國時時夢裡還。” 清 顧炎武 《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》:“三年干戈暗鄉國,有兄不得歸塋域。”
躊躇
(1) 猶豫不決
操欲立後嗣,躊躇不定 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(2) 思量,考慮
他兩個眉來眼去,不由我暗暗躊躇,似這般啞謎兒怎猜做?——元· 關漢卿《魯齋郎》
(3) 停留;徘徊不前
蹇淹留而躊躇。——宋玉《九辯》
(4) 得意的樣子
躊躇滿志
(5) 痛心;心情不愉快
望西都,意躊躇。——張養浩《山坡羊》
桃葉渡
渡口名。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秦淮河 畔。相傳因 晉 王獻之 在此送其愛妾 桃葉 而得名。 宋 辛棄疾 《祝英台近·晚春》詞:“寳釵分, 桃葉渡 ,煙柳暗南浦。” 元 周德清 《紅繡鞋·郊行》曲:“題詩 桃葉渡 ,問酒 杏花村 ,醉歸來驢背穩。” 清 魏源 《秦淮鐙船引》:“二百餘年 桃葉渡 ,七萬里外紅毛刀。”
淚點
亦作“淚點”。淚珠。 唐 杜甫 《得廣州張判官叔卿書使還以詩代意》:“卻寄雙愁眼,相思淚點懸。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一折:“多管擱著筆尖兒未寫早淚先流,寄來的書淚點兒兀自有。” 杜鵬程 《在和平的日子裡》第三章:“他低下頭,黃豆大的淚點,滴在鋪蓋卷上。”
石榴裙
朱紅色的裙子。亦泛指婦女的裙子。 南朝 齊 何思澄 《南苑逢美人》詩:“風捲蒲桃帶,日照石榴裙。” 唐 武則天 《如意娘》詩:“不信比來長下淚,開箱驗取石榴裙。” 明 葉憲祖 《夭桃紈扇》第一折:“丹初染,血尚湮,嬌紅爭妬石榴裙。” 清 陳維崧 《臨江仙·贈柯翰周》詞:“好將斷腸句,寫徧石榴裙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八八:“她,不光能盯住 美國 人、 英國 人,還能弄得 德國 人、 義大利 人、 法國 人、 俄國 人,一古腦都收在她的石榴裙下。”
月貌
形容女子姣美的面容。 隋 江總 《優填像銘》:“眸雲齒雪,月貌金容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“畫梁春盡落香塵。擅風情,秉月貌,便是敗家的根本。”
夫婿
見“ 夫壻 ”。
風流
(1) 風采特異,業績突出
數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
(2) 才華出眾,自成一派,不拘泥於禮教
是真名士自風流
(3) 放蕩不羈
如此風流,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
(4) 具有 * 特點或 * 上得到滿足
風流小說
(5) 風俗教化
風流篤厚,禁罔疏闊。——《漢書·刑法志》
(6) 遺風,流風餘韻
舞榭歌台,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
(7) 風度;儀表
搖落深知宋玉悲,風流儒雅亦吾師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詠懷古蹟》
(8) 風韻,多指好儀態
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,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,便知他有不足之症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使君
漢代稱呼太守刺史,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
使君從南來,五馬立踟躕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陌上桑》
峽路
峽谷中的道路或航道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趙王途中五韻》:“峽路沙如月,山峰石似眉。” 唐 韋應物 《答令狐侍郎》詩:“ 吳 門冒海霧,峽路凌連磯。”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下:“ 蜀 之 三峽 , 河 之 三門 , 南越 之 惡谿 ……皆險絶之所,自有本處人為篙工。大抵峽路峻急,故曰:‘朝發 白帝 ,暮徹 江陵 。’”
或恐
也許;可能。 唐 崔灝 《長乾曲》:“停船暫相問,或恐是同鄉。”
行雲
流動的雲;亦用以比喻女子頭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