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楊萬里的《胡英彥得歐陽公二帖,蓋訓其子仲純、叔弼之》
全文:
聖處眇安在,談者一何昜。
注瓦務細巧,岑鼎喪良貴。
群兒有新舌,六學無故意。
向來孟韓息,不有歐蘇繼。
庸知後死者,未渠鄉原棄。
同時鴟鴉噪,並起瓜觜利。
兩公察膏盲,與世作薑桂。
挾山初作難,破竹忽乘勢。
雙明日配月,再立仁與義。
我有香一瓣,恨不生並世。
厥今聖域裡,澹叟真守器。
怪來蘭玉秀,渠以清白遺。
當家有學林,滿腹惟典記。
人間市井言,眼底寇讎視。
獨於兩公帖,費此半生喜。
麝煤叩山骨,臥聽丁丁美。
令我竹林老,亦復拜嘉惠。
敢雲賡絕唱,頗欲與茲事。
朝來窗兒夾,盡室問何瑞。
寶帖更新詩,小子汝其志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群兒
一群小兒。多用作輕蔑之辭。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 武帝 遺詔封 金日磾 為 秺侯 , 上官桀 為 安陽侯 , 霍光 為 博陸侯 ……時衞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,揚語曰:‘帝(病)﹝崩﹞, 忽 常在左右,安得遺詔封三子事!羣兒自相貴耳。’” 唐 韓愈 《調張籍》詩:“ 李 杜 文章在,光燄萬丈長;不知羣兒愚,那用故謗傷。” 梁啓超 《自勵》詩:“未學英雄先學道,肯將榮瘁校羣兒。”
六學
(1).指六藝或六經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玉杯》:“六學皆大,而各有所長:《詩》道志,故長於質;《禮》制節,故長於文;《樂》詠德,故長於風;《書》著功,故長於事;《易》本天地,故長於數;《春秋》正是非,故長於治。” 宋 葉適 《送陳彥群》詩:“眾儒治六學,厥志存不朽。”
(2).謂 周 代的國小、東學、南學、西學、北學、太學。見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。《北史·劉芳傳》:“案 鄭 注《學記》, 周 則六學,所以然者,注云:‘內則設師保以教,使國子學焉;外則有太學庠序之官。’此其證也。”
(3). 唐 國子監設六館,亦稱“ 六學 ”。《舊唐書·職官志三》:“﹝國子監﹞祭酒、司業之職,掌邦國儒學訓導之政令,有六學。一國子學,二太學,三四門,四律學,五書學,六算學也。”
故意
存心;有意識地。明知不應或不必這樣做而這樣做
故意搗亂
故意刁難
楊萬里名句,胡英彥得歐陽公二帖,蓋訓其子仲純、叔弼之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