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項安世的《春日途中五首》
全文:
一派清江兩岸平,濕雲將雨暗柴荊。
十年一覺荊州夢,通濟江頭沌里行。
參考注釋
十年
形容時間長久。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” 楊伯峻 註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 唐 賈島 《劍客》詩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。”
一覺
(1).睡醒。後亦稱一次睡眠為一覺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西極之南隅,有國焉……其民不食不衣,而多眠,五旬一覺。” 唐 韓愈 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人之身世,如夢一覺,其間利害,竟亦何校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七回:“ 安老爺 心中有事,天還沒亮,一覺醒在枕上,聽得遠寺鐘敲,沿村雞唱。”
(2).謂全力以赴。 明 無名氏 《女學士》第三折:“想當日 周 朝文武聖明君,一覺的安社稷,定乾坤。”
荊州
(1).古“九州”之一。在 荊山 、 衡山 之間。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轄境約相當於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; 漢 末以後轄境漸小。 東晉 定治 江陵 (現屬 湖北 ),為當時及 南朝 長江 中游重鎮。 明 清 置府,後廢。《書·禹貢》:“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。”參閱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卷七八、《嘉慶一統志》卷三四四。
(2). 唐 韓朝宗 曾任 荊州 長史,為時人所推重,稱 韓荊州 。見 唐 李白 《與韓荊州書》。後因以“荊州”稱己所推重之士。 明 章懋 《與張都運吉》書:“願識荊州,為日久矣!”參見“ 識荊 ”。
通濟
(1).開朗豁達。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“ 祖車騎 過 江 時”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《晉陽秋》:“ 逖 ( 祖逖 )性通濟,不拘小節,又賓從多是桀黠勇士, 逖 待之皆如子弟。”《晉書·賀循傳》:“前 蒸陽 令 郭訥 風度簡曠,器識朗拔,通濟敏悟,才足幹事。”
(2).融通調濟。《晉書·文苑傳·王沉》:“痷婪者以博納為通濟,眂眂者以難入為凝清。”《新唐書·李吉甫傳》:“ 大曆 時,權臣月奉至九千緡者,州刺史無大小皆千緡,宰相 常袞 始為裁限,至 李泌 量閒劇稍增之,使相通濟。” 宋 蘇軾 《論積欠六事並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》:“商賈販賣……須今年索去年所賣,明年索今年所賒,然後計算得行,彼此通濟。”
(3).往來通達。 宋 范仲淹 《論西京事宜札子》:“太平則居 東京 通濟之地,以便天下;急難則居 西洛 險固之地,以守中原。”《續資治通鑑·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》:“又於 清苑 界開 徐河 、 雞距河 五十里入 白河 ,由是 關南 之漕悉通濟焉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河漕·宣大二鎮漕河》:“又自 懷來 運米三十石,溯流而上,竟達 古淀橋 ,則河之通濟甚便。”
江頭
江邊,江岸。 隋煬帝 《鳳艒歌》:“三月三日向江頭,正見鯉魚波上游。” 唐 姚合 《送林使君赴邵州》詩:“江頭斑竹尋應遍,洞裡丹砂自採還。” 元 沉禧 《一枝花·詠雪景》套曲:“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,我這裡醉里題詩漫送程。” 蘇曼殊 《碎簪記》:“又明日為十八日,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。”
里行
官名。 唐 置, 宋 因之。有監察御史里行、殿中里行等,皆非正官,也不規定員額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舉賢》:“初, 周 以布衣直門下省, 太宗 就命監察里行,俄拜監察御史。‘里行’之名,自 周 始也。”《新唐書·百官志三》:“ 開元 七年……又置御史里行使、殿中里行使、監察里行使,以未為正官,無員數。” 宋 歐陽修 《再論台官不可限資考札子》:“令舉官自京官已上,不問差遣次第,惟材是舉。使資淺者為里行,資深者入三院。”參閱 宋 高承 《事物紀原·持憲儲闈·里行》。
項安世名句,春日途中五首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