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梅堯臣的《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》
全文:
古者二千石,高車駕青驪。
車前陳曲蓋,車後建朱旗。
金鼓鳴兩傍,壺漿擁通逵。
所以重威惠,所仰撫惸嫠。
景亳實鉅屏,往俾國相之。
國相稱疾還,正值民阻飢。
朝廷急恤養,選守莫與宜。
君嘗曲海陵,政績為眾推。
今授輒辭命,大夫多飛綏。
屢上不得請,飭馭俄輕齎。
既體堯舜仁,又答稷禼知。
八月風漸高,木葉將披披。
郊原棗已剝,場圃黍可治。
必期寬賦斂,無乃息疲羸。
何當過苦縣,肯暇觀舊碑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金鼓
(1).四金和六鼓。四金指錞、鐲、鐃、鐸。六鼓指雷鼓、靈鼓、路鼓、鼖鼓、鼛鼓、晉鼓。金鼓用以節聲樂,和軍旅,正田役。見《周禮·地官·鼓人》。亦泛指金屬制樂器和鼓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三軍以利用也,金鼓以聲氣也。” 楊伯峻 註:“ 莊 十年《傳》雲‘夫戰,勇氣也’,此氣即勇氣;又雲‘一鼓作氣’,足見金鼓所以勵勇節氣者。金鼓以聲為用而制其氣,故曰聲氣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明帝哀策文》:“伐金鼓以清道,揚悲笳而啟路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》詩:“金鼓鳴兩旁,壺漿擁通逵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送季公從地官》詩:“城邊金鼓花時發,海畔樓船日夕過。” 何其芳 《畫夢錄·岩》:“我耳邊已隱隱有金鼓殺伐之聲。”
(2).鉦。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摐金鼓,吹鳴籟。” 顏師古 註:“金鼓謂鉦也。” 王先謙 補註:“鉦,鐃也。其形似鼓,故名金鼓。”
兩傍
同“ 兩旁 ”。《詩·小雅·蓼蕭》“和鸞雝雝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 郭璞 曰,鑣馬勒傍鐵也。言置鈴於馬口之兩傍。”《漢書·成帝紀》“闌入尚方掖門,至 未央宮 鉤盾中” 唐 顏師古 註:“掖門在兩傍,言如人臂掖也。”
壺漿
茶水、酒漿。以壺盛之,故稱。《公羊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國子執壺漿。” 唐 李白 《丁督護歌》:“水濁不可飲,壺漿半成土。” 元 張憲 《岳鄂王歌》:“義旗所指人不驚,王師到處壺漿迎。” 明 張居正 《黃馬》詩:“揚鞭渡 淮淮水 清, 金陵 父老壺漿迎。” 臧克家 《自己的寫照》五:“一腳踏遍了千古的戰場,沿途的民眾愛戴我們,大道兩旁斷不了壺漿。”參見“ 壺漿簞食 ”。
通逵
猶通途。《晉書·列女傳·王廣女》:“今死自吾分,不待汝殺,但恨不得梟汝首於通逵,以塞大恥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君子有所行》:“密親麗華苑,軒甍飾通逵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王學士知亳州》詩:“金鼓鳴兩旁,壺漿擁通逵。”
梅堯臣名句,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