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張繼的《送鄒判官往陳留(一作洪州送郄紹充河南租庸判官)》

全文:
齊宋傷心地,頻年此用兵。
女停襄邑杼,農廢汶陽耕。
國使乘軺去,諸侯擁節迎
深仁荷君子,薄賦恤黎甿。
火燎原猶熱,波搖海未平。
應將否泰理,一問魯諸生。

張繼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國使

受國家委派、代表國家而出使他國的使者。《周禮·秋官·象胥》:“﹝象胥﹞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。” 鄭玄 註:“謂蕃國之臣來覜聘者。” 唐 張繼 《送鄒判官往陳留》詩:“國使乘軺去,諸侯擁節迎。”《元史·世祖紀八》:“ 日本國 殺國使 杜世忠 等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:“西胡 月支國 獻猛獸一頭……那國使抱在手裡來獻。”

諸侯

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

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,其實亦百倍。——宋· 蘇洵《六國論》

擁節

(1).執持符節。亦指出任一方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關山月》詩之二:“將軍擁節起,戰士夜鳴弓。”《隋書·高祖紀下》:“ 燕 南 趙 北,實為天府,擁節杖旄,任當連率。” 宋 蘇軾 《賀蔣發運啟》:“擁節東南,上寄一方之休戚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傅文忠之謙》:“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擁節,屢鎮邊隅。” 孫中山 《實行裁兵宣言》:“躬自減削,以導國人,亦冀擁節諸公,翻然憬悟。”

(2).指執持儀仗。 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勸仕》:“鳴騶盛,擁節嚴,行行避人誰敢前?”

張繼名句,送鄒判官往陳留(一作洪州送郄紹充河南租庸判官)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遊仙曲·其二

    李雲龍明代〕青牛道士住碧峰,手把一枝青芙蓉。閒尋天女投壺去,贏卻仙壇白玉龍。
  • 過清遠大家峽

    章才邵宋代〕岩頭風急樹欹斜,溪畔漁樵十數家。老盡往來名利客,年年秋水映蘆花。
    國使乘軺去,諸侯擁節迎 詩詞名句
  • 重過岳陽

    李曾伯宋代〕無役數千里,重來十四春。山城風景舊,人物歲時新。官舍多陳跡,君山是故人。樓頭一杯酒,聊滌客襟塵。
    國使乘軺去,諸侯擁節迎 詩詞名句
  • 水調歌頭

    華岳宋代〕萬里楚天闊,一點壽星明。庭語以識歌舞,拍拍□秋聲。會過牛郎六夕,圓欠嫦娥一夜,此際是佳辰。□□□□□
  • 綺羅香(秋雨)

    陳允平宋代〕雁宇蒼寒,蛩疏翠冷,又是淒涼時候。小揭珠簾,夜潤唾花羅皺。饒曉鷺、獨立衰荷,溯歸燕、尚棲殘柳。想黃花
  • 南歌子

    張孝祥宋代〕儉德仁諸族,陰功格上清。焚香掃地夜朝真。看取名花浮玉、鑒齊精。寶篆融融滿,□流細細傾。雙親俱壽八千齡
  • 贈孫生

    齊己唐代〕見君詩自別,君是繼詩人。道出千途外,功爭一字新。寂寥中影跡,霜雪裡精神。待折東堂桂,歸來更苦辛。
    國使乘軺去,諸侯擁節迎 詩詞名句
  • 過燕子磯游永濟寺偶用壁間韻留贈默默上人

    尹繼善清代〕每過雲藍便繫船,非關前路受風偏。秋殘野岸丹楓冷,水落空江翠壁懸。月色微茫僧入定,鐘聲斷續客初眠。回思
  • 烏烏歌

    樂雷發宋代〕莫讀書!莫讀書!惠施五車今何如?請君為我焚卻“離騷賦”,我亦為君劈碎“太極圖”;朅來相就飲斗酒,聽我
  • 前住慧林歷代禪師真贊·圓照法空禪師

    釋懷深宋代〕大圓鏡中,真光明炬。慈中有威,擊塗毒鼓。威中有慈,辟荊棘路。無緣飾,沒遮護。一切眾生,睹相而悟。
國使乘軺去,諸侯擁節迎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