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張繼的《送鄒判官往陳留(一作洪州送郄紹充河南租庸判官)》
全文:
齊宋傷心地,頻年此用兵。
女停襄邑杼,農廢汶陽耕。
國使乘軺去,諸侯擁節迎。
深仁荷君子,薄賦恤黎甿。
火燎原猶熱,波搖海未平。
應將否泰理,一問魯諸生。
參考注釋
國使
受國家委派、代表國家而出使他國的使者。《周禮·秋官·象胥》:“﹝象胥﹞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。” 鄭玄 註:“謂蕃國之臣來覜聘者。” 唐 張繼 《送鄒判官往陳留》詩:“國使乘軺去,諸侯擁節迎。”《元史·世祖紀八》:“ 日本國 殺國使 杜世忠 等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:“西胡 月支國 獻猛獸一頭……那國使抱在手裡來獻。”
諸侯
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
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,其實亦百倍。——宋· 蘇洵《六國論》
擁節
(1).執持符節。亦指出任一方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關山月》詩之二:“將軍擁節起,戰士夜鳴弓。”《隋書·高祖紀下》:“ 燕 南 趙 北,實為天府,擁節杖旄,任當連率。” 宋 蘇軾 《賀蔣發運啟》:“擁節東南,上寄一方之休戚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傅文忠之謙》:“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擁節,屢鎮邊隅。” 孫中山 《實行裁兵宣言》:“躬自減削,以導國人,亦冀擁節諸公,翻然憬悟。”
(2).指執持儀仗。 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勸仕》:“鳴騶盛,擁節嚴,行行避人誰敢前?”
張繼名句,送鄒判官往陳留(一作洪州送郄紹充河南租庸判官)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![國使乘軺去,諸侯擁節迎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