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春及軒

作者:乾隆 朝代:清代

題春及軒原文

彭澤賦春及,優遊寄高托。

我來春及軒,躊躇廑民瘼。

土氣既冒橛,舉趾將東作。

耒耜已雲勞,籽種猶難錯。

綣彼畎畝間,慚此琴書樂。

詩詞問答

問:題春及軒的作者是誰?答:乾隆
問:題春及軒寫於哪個朝代?答:清代

注釋

1. 押藥韻 出處:御製詩三集卷七十一

參考注釋

彭澤

(1).澤名。即今 鄱陽湖 。在 江西省 北部。又名 彭湖 、 彭蠡 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三:“左 洞庭 之波,右 彭澤 之水。”

(2).縣名。 漢 代始設。在今 江西省 北部。 晉 陶潛 曾為 彭澤 令,因以“彭澤”借指 陶潛 。 唐 王勃 《滕王閣詩序》:“ 睢園 緑竹,氣凌 彭澤 之樽; 鄴水 朱華,光照 臨川 之筆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稱謂》:“有匹夫而不名者,若 步兵 、 彭澤 之類是也。” 清 秋瑾 《菊》詩:“鐵骨霜姿有傲衷,不逢 彭澤 志徒雄。”

優遊

生活得十分閒適

優遊的生活

來春

明年春天。 漢 荀悅 《漢紀·宣帝紀三》:“田事廢業無餘積,雖 羌 虜必破,來春民必睏乏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四十五》詩:“或擬 廬山 下,來春結草堂。” 周瘦鵑 《花木叢中·枸杞》:“今秋枝葉四布,結實很多,來春打算刪去大半,以便保持下懸的梢頭部分。”

躊躇

(1) 猶豫不決

操欲立後嗣,躊躇不定 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
(2) 思量,考慮

他兩個眉來眼去,不由我暗暗躊躇,似這般啞謎兒怎猜做?——元· 關漢卿《魯齋郎》

(3) 停留;徘徊不前

蹇淹留而躊躇。——宋玉《九辯》

(4) 得意的樣子

躊躇滿志

(5) 痛心;心情不愉快

望西都,意躊躇。——張養浩《山坡羊》

民瘼

民眾的疾苦。語本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監觀四方,求民之莫。” 馬瑞辰 通釋:“《漢書》、《潛夫論》及《文選》注,並引作‘求民之瘼’。”《後漢書·循吏傳序》:“廣求民瘼,觀納風謡。” 唐 孫樵 《武皇遺劍錄》:“民瘼其瘳,國用有加。” 宋 李綱 《與秦相公書》之十二:“入境之初,詢問民瘼。耆老皆雲,累年以來,既盜賊之所蹂踐,又科需之所搔擾。” 明 方孝孺 《書學齋佔畢後》:“此非躬歷其事,而深究民瘼者,不能述斯言也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水調歌頭·竹嶼病起賦一詞送別》詞:“帝念東南民瘼,一髮牽之頭動,親問六州鹺。”

土氣

(1) 猶俗氣

樓閣界畫稍有土氣

(2) 指式樣、風格等趕不上潮流,不時髦

不要讓人家笑話我們太土氣了

冒橛

古人在初春時置橛地里,當橛芽出土時,表明已到耕作時節。《禮記·月令》“﹝孟春之月﹞草木萌動” 漢 鄭玄 註:“《農書》曰:‘土長冒橛,陳根可拔,耕者急發。’”《藝文類聚》卷三引 晉 王廙 《春可樂賦》:“冰泮渙以微流,土冒橛而解剛。” 南朝 陳 張正見 《從籍田應衡陽王教》詩:“冒橛乃三吹,齊衡均百辟。”

舉趾

(1).舉足;抬腳。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“三之日於耜,四之日舉趾,同我婦子,饁彼南畝。” 朱熹 集傳:“舉趾,舉足而耕也。”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齊桓衛姬》:“今妾望君舉趾高、色厲、音揚,意在 衛 也。” 明 方孝孺 《上巳約友登南樓》詩:“曷不一舉趾,縱望淵與岑。”

(2).指舉動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塞難》:“舉趾為世人之所則,動脣為天下之所傳。”

東作

(1).謂春耕。《書·堯典》:“寅賓出日,平秩東作。” 孔 傳:“歲起於東,而始就耕,謂之東作。” 唐 李白 《贈從弟冽》詩:“日出布穀鳴,田家擁鋤犂。顧余乏尺土,東作誰相攜。” 清 朱彝尊 《御試省耕詩二十韻》:“西疇一以望,東作此時偕。”

(2).泛指農事。 漢 蔡邕 《考城縣頌》:“勸茲穡民,東作是營,農桑之業,為國之經。” 宋 陸游 《岳池農家》詩:“農家農家樂復樂,不比市朝爭奪惡。宦遊所得真幾何,我已三年廢東作。”

(3).指春季作物。《魏書·世祖紀上》:“去春小旱,東作不茂。” 清 方文 《樅川對雪有懷》詩:“農家東作有豐兆,客子西歸無好音。”

耒耜

古代一種像犁的翻土農具。耜用於起土。耒是耜上的彎木柄。也用做農具的統稱

籽種

〈方〉∶種子

畎畝

田地,田間,田野

舜發於畎畝之中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詩詞推薦

  • 杜叔高秀才雨雪中相過留一宿而別口誦此詩送

    陸游宋代〕久客方知行路難,關山無際水漫漫。風吹欲倒孤城遠,雪落如簁野寺寒。暮挈衣囊投土室,晨沽村酒掛驢鞍。文章
  • 詠畫屏風詩 五

    庾信南北朝〕逍遙遊桂苑。寂絕到桃源。狹石分花徑。長橋映水門。管聲驚百鳥。人衣香一園。定知歡未足。橫琴坐石根。
  • 夜雨(二月初六日)

    乾隆清代〕惕乾經四月,□靋忽通宵。暵氣蘇楊縷,生機透麥苗。曉光欣潤野,風靜不鳴條。略釋籌農苦,依然盼捷焦。
  • 憩雲齋口號

    乾隆清代〕雲去雲來齋不知,偶然相值憩於斯。是誠人憩非雲憩,得著神心靜片時。
  • 題李因墨卉

    乾隆清代〕四季芳華筆底收,那經意想足風流。求諸藝譜還艱得,應是汴人尹白儔。
  • 恭祝皇母聖壽

    乾隆清代〕蓬萊曉日照金扉,糺縵雲成五色輝。觴捧六宮趨綵仗,嵩呼四海仰慈闈。瓊筵恭進仙人膳,文錦歡呈玉女衣。叨沐
  • 對雪

    高駢唐代〕六出飛花入戶時,坐看青竹變瓊枝。如今好上高樓望,蓋盡人間惡路岐。
  • 用前韻示賈閣老

    胡寅宋代〕壑源春未回,已著金鼓促。爭先入包匭,價比金盈斛。何人敢僭睨,奉御食惟玉。草荈空有名,氣格臣與仆。懷侍
  • 遣興

    李呂宋代〕一身欲著身無處,萬事不疑心始閒。僕僕紅塵皆苦相,何時挾策過東山。
    題春及軒原文_題春及軒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謁參政張獻子

    王義山宋代〕曾侍龍樓曉色催,真仙那肯下蓬萊。離方共睹重光日,震位欣聞長子雷。奉使只應天上去,運籌暫作幄中來。老夫
    題春及軒原文_題春及軒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李公麟五馬圖歌

    乾隆清代〕杜陵題畫馬不一,要貴取義非修辭。當時此技誰絕勝,陳閎曹霸臻神奇。乾雖畫肉不畫骨,天閒萬驥皆能師。後來
  • 還山招陳希韓

    高登宋代〕乾坤莽回互,日月相盪摩。百年才瞬息,萬類總么麽。是身非吾有,造物如我何。觸事會心少,幽棲廢興多。眷言
  • 耕休

    戴表元宋代〕耕休何處散煩勞,東埭西梁信所遭。溪水清清照魚影,山風細細落松毛。無名野草疑皆藥,有韻村謠例近騷。稽古
  • 與夢石分歲

    釋慧空宋代〕歲盡人人有可分,翁今分歲亦隨群。餅翻溪上團團月,鱠縷檐間細細雲。漱壑醴泉春萬斛,堆槃珠柳雪千斤。兩翁
    題春及軒原文_題春及軒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通伯去年屬題《碧梧翠竹山館圖》,久未成詩,今偶有觸,賦此寄北京

    方守敦〔清代〕家山無限好,況此林館鮮。畫圖伊何人,能傳淇澳天。我家實咫尺,常對此中賢。泉石坐瀟灑,圖書富丹鉛。高文
  • 答公權晚春

    方惟深宋代〕林圃芳菲盡,空陰繞院青。風條初脫絮,露沼欲生萍。地僻春猶冷,門閒書亦扃。臨杯學強醉,懷抱只常醒。
    題春及軒原文_題春及軒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得闕越州冷掾

    胡仲弓宋代〕寒氈才入手,便動帝鄉心。千古蘭亭在,三年芹水深。文排昆體作,詩對越人吟。自得高山趣,何當遇賞音。
  • 於台頭行館作

    乾隆清代〕行館一區搆淀濆,水營艱築致斯勤。無過晝夜憩而去,何必軒庭綴以紛。岸柳春光染鵝色,溪波風意漾靴紋。台頭
  • 渡黃河

    呂楠明代〕寧陵三渡小黃河,喜見夔州笑祝鮀。更出寒江漁父雪,酒酣長憶渭陽坡。
  • 哭劉卿材

    金君卿宋代〕人皆哭仲途,我獨悲卿材。仲途於卿材,猶賜也與回。回行不可泯,孔弦有餘哀。卿材不偶聖,人孰知賢哉。龍馬
題春及軒原文_題春及軒的賞析_古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