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媧斷鰲足,軒轅殛蚩尢

李復雜詩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李復的《雜詩》

全文:
萬物忘我雖,聖人出同憂。
女媧斷鰲足,軒轅殛蚩尢
禹命洪水父,稷播百穀修。
元德與天通,珍符告帝休。
起皆不得已,本非功業謀。
應龍潛深淵,睢盱寒水秋。
乘時御風雷,雨施化形流。
體異靈氣同,默契神變求。

李復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女媧

(1).神話傳說中的古帝名。參見“ 女媧氏 ”。

(2).相傳為 夏禹 之妃, 塗山氏 之女。《史記·夏本紀》“予娶 塗山 ” 司馬貞 索隱:“《系本》曰‘ 塗山氏 女名 女媧 ’,是 禹 娶 塗山氏 號 女媧 也。”亦稱“ 女嬌 ”、“ 女趫 ”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越王無餘外傳》:“ 禹 因娶 塗山 ,謂之 女嬌 。”《漢書·古今人表》:“ 女趫 , 禹 妃, 塗山氏 女,生 啟 。”

(3). 太行山 別名。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坤輿·山》:“《十道山川考》, 太行山 為天下之脊,一名 王母 ,一名 女媧 。”

鰲足

(1).傳說中 女媧 用作天柱的大龜四足。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於是 女媧 煉五色石以補蒼天,斷鼇足以立四極。” 高誘 註:“鼇,大龜。天廢頓以鼇足柱之。” 晉 成公綏 《天地賦》:“斷鼇足而續毀,鍊玉石而補缺。” 唐 黃滔 《融結為河嶽賦》:“豈非斷乎鼇足之時,剖彼雞黃之日,二儀各立以交泰,一氣旁流而洋溢。”

(2).器物上做成龜足形狀的底腳。《新唐書·天文志一》:“﹝渾儀﹞表里三重,下據準基,狀如十字,末樹鼇足,以張四表。”

軒轅

(1).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黃帝 的名字。傳說姓 公孫 ,居於 軒轅之丘 ,故名曰 軒轅 。曾戰勝 炎帝 於 阪泉 ,戰勝 蚩尤 於 涿鹿 ,諸侯尊為天子。後人以之為 中華 民族的始祖。《楚辭·遠遊》:“ 軒轅 不可攀援兮,吾將從 王喬 而娛戲!”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“ 黃帝 者, 少典 之子,姓 公孫 ,名曰 軒轅 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史傳》:“ 軒轅 之世,史有 倉頡 ,主文之職,其來久矣。” 明 王世貞 《登岱》詩:“ 軒轅皇帝 有高臺,鞭石千秋輦道開。”

(2).借指中華民族。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自題小像>詩》:“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薦 軒轅 。”

(3).指車輈。《戰國策·趙策二》:“前有軒轅,後有長庭,美人巧笑,卒有 秦 患而不與其憂。”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前有樓闕軒轅,後有長姣美人。”《說文·車部》“輈,轅也” 清 朱駿聲 通訓:“大車左右兩木直而平者謂之轅;小車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謂之輈,故亦曰軒轅,謂其穹隆而高也。”

(4).星座名。在星宿北。共十七星,蜿蜒如龍,故稱。其第十四星為一等大星,因在五帝座之旁,故為女主象。後多借指皇后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權,軒轅。軒轅,黃龍體。前大星,女主象;旁小星,御者後宮屬。” 張守節 正義:“軒轅十七星,在七星北。黃龍之體,主雷雨之神,後宮之象也……二十四變,皆軒轅主之。其大星,女主也;次北一星,夫人也;次北一星,妃也;其次諸星皆次妃之屬。” 清 錢謙益 《皇后冊文》:“上應張星,主太廟明堂之位;下臨角亢,葉後宮 軒轅 之占。”

(5).運行。 清 龔自珍 《尊隱》:“夫日胎於溟涬,浴於東海,徘徊於華林,軒轅於高閎,照耀人之新沐濯。”

(6).傳說中的國名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超 軒轅 於 西海 兮,跨 汪氏 之龍魚,此國之千歲兮,曾焉足以娛余。”

(7).複姓。 唐 有 軒轅集 。見《全唐文》卷九二八。

李復名句,雜詩名句

詩詞推薦

女媧斷鰲足,軒轅殛蚩尢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