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額幞頭衫也穿,使君猶許對華筵

崔公佐客 《獻公佐詩

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崔公佐客的《獻公佐詩》

全文:
破額幞頭衫也穿,使君猶許對華筵
今朝幸倚文章守,遮莫青蛾笑揭天。

崔公佐客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幞頭

古代一種頭巾。古人以皂絹三尺裹發,有四帶,二帶系腦後垂之,二帶反系頭上,令曲折附項,故稱“四腳”或“折上巾”。至 北周 武帝 時裁出腳後幞發,始名“幞頭”。初用軟帛垂腳, 隋 始以桐木為骨子, 唐 方以羅代繒。帝服則腳上曲,人臣下垂。 五代 漸變平直。 宋 制有直腳、局腳、交腳、朝天、順風等式樣。惟直腳為貴賤通服,皇帝或服上曲。參閱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巾幞》、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故事一》、《宋史·輿服志五》、 明 王圻 《三才圖會·衣服二》、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幞》。 唐 張鷟 《遊仙窟》:“ 十娘 即喚 桂心 ,並呼 芍藥 ,與少府脫鞾履、疊袍衣,閣幞頭,掛腰帶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七:“偏帶兒是犀角,幞頭兒是烏紗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二回:“ 應天府 尹大人 戴著幞頭,穿著蟒袍,行過了禮。”

襆頭:即幞頭。古代包頭軟巾,有四帶,二帶系腦後垂之,二帶反系頭上,令曲折附頂。也稱四腳、折上巾。《隋書·禮儀志七》:“故事,用全幅皁而向後襆髮,俗人謂之襆頭。”《資治通鑑·後晉齊王天福八年》:“﹝ 楚王 希范 ﹞作九龍殿,刻沉香為八龍,飾以金寶,長十餘丈,抱柱相向; 希范 居其中,自為一龍,其襆頭腳長丈餘,以象龍角。”參見“ 幞頭 ”。

使君

漢代稱呼太守刺史,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

使君從南來,五馬立踟躕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陌上桑》

華筵

豐盛的筵席。 唐 杜甫 《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》詩:“能吏逢聯璧,華筵直一金。”《敦煌曲子詞·浣溪沙》:“喜覩華筵獻大賢,謌歡共過百千年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宴賞》:“華筵送夕陰,酒如澠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·斯巴達之魂》:“噫二少年,今日生矣,意者其雀躍返國,聚父母親友作再生之華筵耶!”

崔公佐客名句,獻公佐詩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用元韻答李郎中

    王炎宋代〕冰玉談清洗老懷,興濃亦覆手中杯。平生蠟屐登山慣,豈必因花特地來。
    破額幞頭衫也穿,使君猶許對華筵 詩詞名句
  • 題蔣廷錫寫生花卉冊·其三·菜

    乾隆清代〕非復霅溪法,是仿石田真。蔚然秀而野,堪為菘傳神。知味自殊他,曾咬其根人。
  • 記夢

    劉克莊宋代〕父兄誨我髧髦初,老不成名鬢髮疏。紙賬鐵檠風雪夜,夢中猶誦小時書。
  • 題曲水閣

    邵必宋代〕鑿石得春渠,波環閣勢孤。新痕漲微雨,遠碧注平湖。士俗山陰舊,風光洛曲殊。回眸見危嶺,憑檻有驚鳧。墜蕊
  • 詠談容娘

    常非月唐代〕舉手整花鈿,翻身舞錦筵。馬圍行處匝,人壓看場圓。歌要齊聲和,情教細語傳。不知心大小,容得許多憐。
  • 大曆寺遇風

    朱翌宋代〕舟絕清江系老榕,杖藜小住翠陰中。縈青繚白千山日,駭綠紛紅萬竅風。足倦要休憐地僻,心閒無事見春工。回塘
    破額幞頭衫也穿,使君猶許對華筵 詩詞名句
  • 消悶三首·其二

    乾隆清代〕不解憂心旦夕忡,芳型如在思何窮。試看古聖先賢輩,只在人情天理中。
  • 和天目見寄

    釋元肇宋代〕共折梅花竹嶺西,白雲粘袖帶詩歸。東風著盡青青子,雙徑峰前落照微。
  • 贈楷長老

    李復宋代〕靈源獨耀脫根塵,豈論空身與色身。若論有無寧見法,須知開悟不因人。病瘖得味難形語,走餓還家忽忘貧。薪火
  • 關山月二首·其一

    陳叔寶唐代〕秋月上中天,迥照關城前。暈缺隨來減,光滿應珠圓。帶樹還添桂,銜峰乍似弦。復教征戍客,長怨久連翩。
破額幞頭衫也穿,使君猶許對華筵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