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趙汝鐩的《雪中徐檢法約登城樓中果》
全文:
今年一雪恰一月,天工弄巧寒饕餮。
朔風吹碎洞庭浪,細結瑤花遍銀闕。
倚杖測試三尺強,平陸皓皓失凹凸。
梅梢模糊裹寒香,鳥影伶俜棲凍葉。
有客約上城南樓,膏吾車兮俄復輟。
呼兒反關袁安巷,小窗風味寒於鐵。
未須金帳斟羊羔,薄酒也能春兩頰。
三杯五杯亦徑醉,曲肱一枕香雲絕。
夢裹騎驢過灞橋,記得新詩醒時說。
參考注釋
倚杖
(1).依賴。 晉 乾寶 《晉紀總論》:「倚杖虛曠,依阿無心者,皆名重海內。」《晉書·趙胤傳》:「 南頓王 宗 反, 胤 殺 宗 ,於是 王導 、 庾亮 並倚杖之。」 清 薛福成 《書益陽胡文忠公與遼陽官文恭公交歡事》:「今用事者,胸無成見,依人而行,況以使相而握兵符,又隸旗籍,為朝廷所倚杖,每有大事,可借其言以得所請。」
(2).拄著手杖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東武吟》:「腰鐮刈葵藿,倚杖牧鷄豚。」 唐 王維 《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》詩:「倚杖柴門外,臨風聽暮蟬。」 唐 杜甫 《春歸》詩:「倚杖看孤石,傾壺就淺沙。」
測試
(1)
(2) 測定、檢查、試驗
測試手錶的精確度
(3) 測驗;考試
進行專業測試
三尺
(1) 指劍,劍約長三尺,故以“三尺”為劍的代稱
(2) 指法律。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法律為“三尺法”,簡稱“三尺”
臧使者枉用三尺,以仇一言之憾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平陸
平原;陸地。《孫子·行軍》:「平陸處易,而右背高,前死後生,此處平陸之軍也。」 晉 陶潛 《停雲》詩:「八表同昏,平陸成江。」 唐 僧鸞 《苦熱行》:「燭龍銜火飛天地,平陸無風海波沸。」 清 林則徐 《批上海請常留龍華港大壩截潮案》:「渾水內灌,致積泥沙,不一二年,仍如平陸。」
皓皓
亦作「皜皜」。1.潔白貌;高潔貌。《詩·唐風·揚之水》:「揚之水,白石皓皓。」《楚辭·漁父》:「寧赴 湘 流葬於江魚之腹中,安能以皓皓之白,而蒙世俗之塵埃乎?」 宋 沉遘 《代人祭吳春卿文》:「皜皜之質,濯濯之儀。」 清 田茂遇 《貧交行》:「君不見古來英雄不用為傭保,叩角行歌石皓皓。」 曹亞伯 《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》:「諸烈士死義也,皓皓俠骨,使與犯人同葬一處,揆之於理,實不能平。」
(2).光明貌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淵騫》:「明星皓皓,華藻之力也與?」 清 龔自珍 《春日有懷山中桃花因有寄》詩:「山中花開,白日皓皓。明妝子誰?溫黁清妙。」 郭沫若 《在鴨綠江中弄舟》詩:「百丈高隄聯祖國,秋陽皓皓暴當頭。」
(3).盛大貌。《史記·河渠書》:「 瓠子 決兮將奈何?皓皓旰旰兮閭殫為 河 !」一本作「 晧晧 」。 三國 魏 何晏 《景福殿賦》:「參旗九旒,從風飄揚。皓皓旰旰,丹彩煌煌。」 唐 王建 《涼州行》:「 涼州 四邊沙皓皓, 漢 家無人開舊道。」 唐 許渾 《早發壽安次永壽渡》詩:「樹涼風皓皓,灘淺石磷磷。」 鄭澤 《雜詩答鈍庵》之三:「憑樓望 湘江 ,江波漫皓皓。」
(4).曠達貌;虛曠貌。《大戴禮記·衛將軍文子》:「常以皓皓,是以眉壽,是 曾參 之行也。」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西域》:「茫茫乎若行九皐未知所止,皓皓乎若無網羅而漁江海。」 唐 裴鉶 《傳奇·陶尹二君》:「凌虛若有梯,步險如履地,飄飄然順風而翔,皓皓然隨雲而昇。」
凹凸
不平滑
趙汝鐩名句,雪中徐檢法約登城樓中果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