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石介的《過魏東郊》
全文:
全魏地千里,雄大視區宇。
黃河為血脈,太行為筋膂。
地靈育聖賢,土厚含文武。
堂堂柳先生,生下如猛虎。
十三斷賊指,聞者皆震怖。
十七著野史,才俊凌遷固。
二十補亡書,辭深續堯禹。
六經皆自曉,不看注與疏。
述作慕仲淹,文章肩韓愈。
下唐二百年,先生固獨步。
投篇動范杲,落筆驚王祜。
四方交豪傑,群公走聲譽。
一上中高第,數年編士伍。
五命為御史,連出守方土。
事業過皋夔,才能堪相輔。
鳳凰世不容,眾鳥競嘲訴。
獄中飢不死,特地生爪距。
貔貅十萬師,盟津直北渡。
塞上諸猛將,低頭若首鼠。
渴憶海為漿。
飢思鰲為脯。
兩手拿人肝,大床橫牛肚。
一飲酒一石,賊來不怕懼。
賬下立孫吳,樽前坐伊呂。
笑談韜鈐間,出入經綸務。
匈奴恨未滅,獻策言可膚。
幽州恨未復,上書言可取。
好文有太宗。
好武有太祖。
先生文武具,命兮竟不遇。
死來三十載,荒草蓋墳墓。
四海無英雄,斯文失宗主。
豎子敢顛狂,黠戎敢慢侮。
我思柳先生,涕淚落如雨。
試過魏東郊,寒鴉啼老樹。
丈夫肝膽喪,真儒魂魄去。
瓦石固無情,為我亦慘沮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一上
(1).謂一次登臨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擬古三首聯句》之一:“家本青山下,好上青山上。青山不可上,一上一惆悵。” 唐 杜甫 《上白帝城》詩之一:“江城含變態,一上一回新。” 唐 皮日休 《吳中言情寄魯望》詩:“古來傖父愛 吳 鄉,一上 胥臺 不可忘。”
(2).猶言一層、一重。 宋 邵雍 《寒夜吟》:“天加一上寒,我添一重被。”
(3).猶言一番。《朱子語類》卷八:“學者做工夫,當忘寢食做一上,使得些入處,自後方滋味接續。”
(4).猶一下子,表示時間的短暫。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 戴宗 正飢又渴,一上把酒和豆腐都喫了。”
高第
(1).經過考核,成績優秀,名列前茅。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“一歲皆輒試,能通一藝以上,補文學掌故缺;其高第可以為郎中者,太常籍奏。”
(2).常指科舉中式。 唐 賈島 《送陳商》詩:“聯翩曾數舉,昨登高第名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:“儘有貧苦的書生向富貴人家求婚,便笑他陰溝洞裡思量天鵝肉吃。忽然青年高第,然後大家懊悔起來,不怨悵自己沒有眼睛,便嗟嘆女兒無福消受。”
(3).指科舉中式者。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一一四:“如此高材勝高第,頭銜追贈薄三 唐 。”
(4).指官吏的考績優等。《漢書·儒林傳·嚴彭祖》:“ 彭祖 為 宣帝 博士,至 河南 、 東郡 太守。以高第入為左馮翊。” 宋 葉適 《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》:“或疑‘天子聖德方日新,公少年論諫,盍順導婉達’,由是不得高第。”
(5).指學習成績優異。 漢 趙岐 《<孟子>題辭》:“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第弟子 公孫丑 、 萬章 之徒難疑答問。”
(6).指高材生。《北齊書·儒林傳·李鉉》:“ 鉉 以鄉里無可師者,遂與州里 楊元懿 、 河間 宗惠振 等結侶詣大儒 徐遵明 受業,居 徐 門下五年,常稱高第。”《朱子語類》卷一○一:“看道理不可不子細。 程 門高第如 謝上蔡 、 游定夫 、 楊龜山 輩,下梢皆入禪學去。” 清 俞樾 《群經平議·論語二》“ 賜 不受命而貨殖焉”:“故不曰商賈,而曰貨殖, 子貢 以聖門高第,亦復為之。”
士伍
亦作“ 士五 ”。士卒。引申指軍隊。 睡虎地 秦 墓竹簡《秦律十八種·內史雜》:“除佐必當壯以上,毋除士五新傅。”《史記·秦本紀》:“五十年十月, 武安君 白起 有罪,為士伍,遷 陰密 。”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:“嘗有爵而以罪奪爵,皆稱士伍。” 唐 元稹 《授牛元翼成德軍節度使制》:“﹝ 牛元翼 ﹞忠孝謹廉,慈仁和惠,愛養士伍,均如鳲鳩,鎮之三軍,爭在麾下。” 元 鄭光祖 《王粲登樓》第四折:“你道是位列三台,調和鼎鼐,燮理陰陽,丞相府氣昂昂,覰的我元帥衙門,無過是點些士伍,排些刀仗,與文臣本不同行。” 李一 《荊宜施鶴光復記》:“而軍興以來,沿 江 城鎮亦惟 宜昌 為最完善。論者既服 唐君 之智勇,而諸誼士乘時赴機,迫不容瞬,其偉識強力,抑豈尋常士伍所能仰企哉!”
石介名句,過魏東郊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![一上中高第,數年編士伍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