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白玉蟾的《心竟恁地歌》
全文:
我生不信有神仙,亦不知有大羅天。
那堪見人說蓬萊,掩面卻笑渠風顛。
七返還丹多不實,往往將謂人虛傳。
世傳神仙能飛升,又道不死延萬年。
肉既無翅必墜地,人無百歲安可延。
滿眼且見生死俱,死生生死相循旋。
翠虛真人與我言,他所見識大不然。
恐人緣淺賦分薄,自無壽命歸黃泉。
人身只有三般物,精神與氣常保全。
其精不是交感精,廼是玉皇口中涎。
其氣即非呼吸氣,乃知卻是太素煙。
其神即非思慮神,可與元始相比肩。
我聞其言我亦怖,且怖且疑且擎拳。
但知即日動止間,一物相處常團圓。
此物根蒂乃精氣,精氣恐是身中填。
豈知此精此神氣,根於父母未生前。
三者未常相返離,結為一塊太無邊。
人之生死空自爾,此物湛寂何傷焉。
吾將矍然以自思,老者必不虛其言。
是我將有可愛業,渠必以此示言詮。
開禧元年中秋夜,焚香跪地口相傳。
朅爾行持三兩日,天地日月軟如綿。
忽然嚼得虛空破,始知鍾呂皆參玄。
吾之少年早留心,必不至此猶塵緣。
且念八百與三千,雲鶴相將來翩翩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翠虛
碧空,高空。 唐 杜甫 《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》:“翠虛捎魍魎,丹極上鯤鵬。”
真人
(1) 親身和活著的人
在銀幕上…但決非真人
(2) 道教稱有養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,多用做稱號
見識
(1) 指明智地、正確地作出判斷及認識的能力
見識產生於人的才智,也產生於他的天性與心地
(2) 廣泛接觸事物,擴大見聞
出去見識見識
(3) 知識;見聞
見識不廣
不然
(1)
不是這樣,並非如此
其實不然
(2)
用在句子開頭,表示否定對方的話
不然,事情沒有那樣簡單
(3)
否則,錶轉折,不這樣做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或情況
我得早點去,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
(4)
否則
要去就別遲到,不然,就甭去了
白玉蟾名句,心竟恁地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