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辛棄疾的《哨遍·池上主人》
全文:
池上主人,人適忘魚,魚適還忘水。
洋洋乎,翠藻青萍里。
想魚兮、無便於此。
嘗試思,莊周正談兩事。
一明豕虱一羊蟻。
說蟻慕於膻,於蟻棄知,又說於羊棄意。
甚虱焚於豕獨忘之。
卻驟說於魚為得計。
千古遺文,我不知言,以我非子。
子固非魚,噫。
魚之為計子焉知。
河水深且廣,風濤萬傾堪依。
有網罟如雲,鵜鶘成陣,過而留泣計應非。
其外海茫茫,下有龍伯,飢時一啖千里。
更任公五十犗為餌。
使海上人人厭腥味。
似鯤鵬、變化能幾。
東遊入海,此計直以命為嬉。
古來謬算狂圖,五鼎烹死,指為平地。
嗟魚欲事遠遊時。
請三思而行可矣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千古
(1) 指久遠的年代
千古風流人物。——宋· 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
千古江山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
縱有千古。——清· 梁啓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
成為千古罪人
(2) 永遠地
千古奇冤,江南一葉——周*恩*來
千古奇聞
(3) 婉辭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。多用於輓聯、花圈等的上款
遺文
(1).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詩文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獵儒 墨 之遺文,明禮義之統紀,絶 惠王 利端,列往世興衰,作《孟子荀卿列傳》第十四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尚博》:“雖有益世之書,猶謂之不及前代之遺文也。” 唐 元結 《<篋中集>序》:“已長逝者遺文散失,方祖師者不見近作。” 宋 蘇軾 《林子中以詩寄文與可及余與可既沒追和其韻》:“遺文付來哲,後事待諸友。” 魯迅 《南腔北調集·<兩地書>序言》:“﹝ 韋素園 ﹞病歿於 北平 同仁醫院了,大家想蒐集他的遺文,為他出一本紀念冊。”
(2).散逸的詩文。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籍會通一》:“ 文宗 時, 鄭覃 侍講禁中,以經籍道喪,屢以為言。詔令祕閣,搜訪遺文。”
(3).前代留下的法令條文、禮樂制度。 宋 曾鞏 《太祖皇帝總序》:“至於舉賢良,崇孝弟,明考課,雖宇內初輯,然庶政大體,彌綸備具,遺文故事,施於後世,皆可為法。” 宋 蔡襄 《明禮》:“冠婚喪葬,禮之大者,冠禮今不復議,婚禮無復有古之遺文。”
不知
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非子
周 時人,也寫作 飛子 ,善養馬。 周孝王 召使主養馬於 汧水 、 渭水 之間。後封於 秦 (今 甘肅 張家川 東),為 周 的附庸,邑之 秦 ,使復續 嬴氏 祀,號曰 秦嬴 ,是為 秦 始封之祖。《史記·秦本紀》:“ 非子 居 犬丘 ,好馬及畜,善養息之。”《漢書·地理志下》:“後有 非子 ,為 周孝王 養馬 汧 渭 之間。”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五八:“ 非子 為我御,逍遙遊荒裔。”
辛棄疾名句,哨遍·池上主人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