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庭芳·中秋

作者:李雯 朝代:明代

滿庭芳·中秋原文

玉樹風疏,朱樓雲卷,桂枝新剪輕黃。

藕絲牽斷,蓮粉墮紅房。

此夜平分秋色,金波轉、紈扇初涼。

開羅幕、鵲爐微暖,香散楚天長。

玉顏寂寞處,雙橫翠袖,自整明璫。

漸月華空館,露滑銀床。

破鏡半銜雲樹,九秋恨、一概平量。

又何待、霜凝畫角,飛雁兩三行。

詩詞問答

問:滿庭芳·中秋的作者是誰?答:李雯
問:滿庭芳·中秋寫於哪個朝代?答:明代
問:李雯的名句有哪些?答:李雯名句大全

注釋

1. 押陽韻

參考注釋

玉樹

(1).神話傳說中的仙樹。 唐 李白 《懷仙歌》:“仙人浩歌望我來,應攀玉樹長相待。” 金 元好問 《幽蘭》詩:“鈞天帝居清且夷,瑤林玉樹生光輝。”

(2).用珍寶製作的樹。《漢武故事》:“上( 漢武帝 )於是於宮外起 神明殿 九間……前庭植玉樹。植玉樹之法,葺珊瑚為枝,以碧玉為葉,花子或青或赤,悉以珠玉為之。” 北周 庾信 《謝滕王集序啟》:“ 甘泉宮 里,玉樹一叢, 玄武闕 前,明珠六寸。” 宋 歐陽修 《漢宮》詩:“玉樹人間老,珊瑚海底生。” 寧調元 《偶成》詩:“銅駝寂寂迷衰草,玉樹依依戀夕陽。”

(3).槐樹的別稱。《三輔黃圖·漢宮》:“ 甘泉谷 北岸有槐樹,今謂玉樹。” 唐 劉餗 《隋唐嘉話》卷下:“ 雲陽縣 界多 漢 離宮故地,有樹似槐而葉細,土人謂之玉樹。”

(4).美麗的樹。 唐 宋之問 《折楊柳》詩:“玉樹朝日映,羅帳春風吹。” 元 薩都剌 《望金陵》詩:“春風玉樹留歌韻,暮日青山立畫屏。” 清 劉獻廷 《斐園松》詩:“白玉堂前緑玉樹,橫空百尺寒颼飀。”

(5).白雪覆蓋的樹。 唐 李白 《對雪獻從兄虞城宰》詩:“庭前看玉樹,腸斷憶連枝。” 元 薩都剌 《釣雪圖》詩:“村南村北人跡斷,山前山後玉樹迷。” 清 金人瑞 《對雪次韻》:“玉樹誠堪愛,冰肌已久夸。”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·兵燹與弦歌》:“﹝赤旗﹞時時招拂,蕩漾著四周霜枝玉樹間的晨光。”

(6).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 謝太傅 問諸子姪:‘子弟亦何預人事,而正欲使其佳?’諸人莫有言者。 車騎 答曰:‘譬如芝蘭玉樹,欲使其生於階庭耳。’”後以“玉樹”稱美佳子弟。 唐 杜甫 《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詩之一:“叔父朱門貴,郎君玉樹高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:“那翰林生得儀容俊雅,性格風流;所事在行,諸般得趣,真乃是天上謫仙,人中玉樹。” 郁達夫 《遲桂花》:“可是我那年老的母親,卻仍是雄心未死,還在想我結一頭親,生下幾個玉樹芝蘭來,好重振重振我們的這已經墜落了很久的家聲。”

(7). 南朝 陳後主 所作歌曲《玉樹後庭花》的省稱。 唐 李商隱 《陳後宮》詩:“壽獻金莖露,歌翻‘玉樹’塵。” 元 孫周卿 《蟾宮曲·自樂》曲:“低歌‘玉樹’,爛醉金釵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夢江南》詞:“遺蹤陌上有銅駝,‘玉樹’夜深歌。”

風疏

和風緩吹。

朱樓

謂富麗華美的樓閣。《後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伏朱樓而四望兮,採三秀之華英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驪宮高》詩:“高高 驪山 上有宮,朱樓紫殿三四重。”《西湖二集·吹鳳簫女誘東牆》:“ 潘用中 始初見對面樓上畫閣朱樓,好生齊整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洞仙歌》:“此花開近處,不是朱樓,傑閣三層絶依倚。”

桂枝

(1).傳說月中有桂樹,因以“桂枝”指月。 唐 盧照鄰 《明月引》:“橫桂枝於西第,繞菱花於北堂。” 唐太宗 《遼城望月》詩:“魄滿桂枝圓,輪虧鏡彩缺。”

(2).“桂林一枝”的省言。喻登科及第。 唐 孟浩然 《送洗然弟進士舉》詩:“桂枝如已擢,早逐雁南飛。” 唐 司空曙 《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》詩:“欲歸江海尋山去,願報何人得桂枝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》詩:“無忘桂枝榮,舉酒一以送。” 元 楊弘道 《幽懷久不寫一首效韓子此日足可惜贈彥深》詩:“明年桂枝春,兄弟雙翱翔。”參見“ 桂林一枝 ”。

(3).中藥名。即肉桂。可作中藥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一·桂》﹝集解﹞引 陶弘景 曰:“單名桂者,即是牡桂,乃《爾雅》所謂侵木桂也。葉長尺許,花子皆與菌桂同,大小枝皮俱名牡桂,但大枝皮肉理粗。虛如木而肉少味薄,名曰木桂,亦云大桂,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,中心皺起,其味辛美,一名肉桂,亦名桂枝,一名桂心。出 融州 、 桂州 、 交州 ,甚良。”

(4).古代婦女首飾步搖上的飾物。《後漢書·輿服志下》:“步搖以黃金為山題,貫白珠為桂枝相繆。”

輕黃

(1).鵝黃,淡黃。 宋 歐陽修 《過中渡》詩之一:“ 中渡橋 邊十里堤,寒蟬落盡柳條衰。年年塞下春風晚,誰見輕黃弄色時。”

(2).指額黃。古代婦女額間的塗飾物。盛行於 六朝 。 北周 庾信 《舞媚娘》詩:“眉心濃黛直點,額角輕黃細安。”

(3).指黃芙蓉花。 宋 朱淑真 《黃芙蓉》詩:“試倩東風一為主,輕黃應不讓姚黃。”

藕絲

藕中纖維

牽斷

拉斷。 唐 薛能 《柳枝詞》詩之三:“牽斷緑絲攀不及,半空懸著玉搔頭。” 唐 杜荀鶴 《春日山居寄友人》詩:“半巖雲腳風牽斷,平野花枝鳥踏垂。”

平分秋色

指雙方各得一半,不分上下

平分秋色一輪滿,長伴雲衢千里明。——宋· 李朴《中秋》

金波

(1).謂月光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月穆穆以金波,日華燿以宣明。” 顏師古 註:“言月光穆穆,若金之波流也。” 南朝 齊 謝朓 《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》詩:“金波麗 鳷鵲 ,玉繩低 建章 。” 宋 司馬光 《閏正月十五日夜監直對月懷諸同舍》詩之一:“霧浄金波溢,天開碧幕空。”

(2).借指月亮。 唐 白居易 《對琴待月》詩:“玉軫臨風久,金波出霧遲。” 唐 羊士諤 《和武相早朝中書候傳點書懷奉呈》:“耿耿金波缺,沉沉玉漏稀。” 明 李瀚 《十五夜立秋對月》詩:“金波圓靜夜,銀漢近前楹。”

(3).反射著耀眼光芒的水波。 南朝 梁武帝 《七喻·如炎》詩:“金波揚素沫,銀浪翻緑萍。” 宋 孫光憲 《漁歌子》詞:“風浩浩,笛寥寥,萬頃金波澄澈。”

(4).酒名。亦泛指酒。 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七:“﹝ 張次賢 ﹞嘗記天下酒名,今著於此:后妃家……河間府金波,又玉醖。”《全元散曲·柳營曲·晉王出寨》:“眾番官齊打手,眾侍女捧金波。” 明 王九思 《駐馬聽·四時行樂》套曲:“滿飲金波,琵琶一曲把閒愁彈破。”

紈扇

用細絹製成的團扇

初涼

謂剛開始涼爽。 唐 白居易 《西風》詩:“新霽乘輕屐,初涼換熟衣。” 後蜀 毛熙震 《菩薩蠻》詞之二:“殘暑晚初涼,輕風渡水香。”

羅幕

絲羅帳幕。《文選·陸機<君子有所思行>》:“邃宇列綺窻,蘭室接羅幕。” 張銑 註:“羅幕即羅帳。” 唐 岑參 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:“散入珠簾濕羅幕,狐裘不暖錦衾薄。” 宋 晏殊 《蝶戀花》詞:“檻菊愁煙蘭泣露。羅幕輕寒,燕子雙飛去。”

鵲爐

亦作“ 鵲罏 ”。亦作“ 鵲鑪 ”。即鵲尾爐。 宋 舒亶 《菩薩蠻》詞:“小亭露壓風枝動,鵲爐火冷金瓶凍。” 清 曹寅 《西軒》詩之二:“臥病經旬萬慮疎,鵲罏麈尾悉蠲除。” 清 凌志珪 《玉漏遲·題鄭小航歌樓聽雨圖》詞:“翦銀燭,鵲鑪香炷,花解語,問郎心賞,是誰詞句。”參見“ 鵲尾爐 ”。

散楚

管閒事,說閒話。 元 曾瑞 《紅繡鞋·風情》曲:“由那快掄鍬的閃著手腕,散楚的叫破咽喉,俺兩個痛關心的情越有。”

玉顏

(1).形容美麗的容貌。多指美女。 戰國 楚 宋玉 《神女賦》:“貌豐盈以莊姝兮,苞溫潤之玉顏。”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古·擬<青青河畔草>》詩:“明志逸秋霜,玉顏艷春紅。” 唐 王昌齡 《長信秋詞》之三:“玉顏不及寒鴉色,猶帶 昭陽 日影來。” 清 鄭文焯 《謁金門》詞:“早是君心難恃,恨不玉顏先悴。”

(2).對尊長容顏的敬稱。《燕丹子》卷中:“ 丹 得侍左右,覩見玉顏,斯乃上世神靈保佑 燕國 ,令先生( 田光 )設降辱焉。”

(3).形容不老的容顏。 唐 元稹 《台中鞫獄憶舊事》詩:“憶在 開元觀 ,食柏練玉顏。” 明 宋濂 《雜體詩·效陸平原》:“君餐發靈和,神滋生玉顏。” 清 朱彝尊 《壽孟叟》詩:“玉顏長可駐,不藉蘂珠經。”

(4).形容和顏悅色。 宋 蘇軾 《戎州》詩:“何足爭強弱,吾民盡玉顏。”

寂寞

(1) 冷清孤單;清靜

寂寞難耐

(2) 靜寂無聲

翠袖

(1).青綠色衣袖。泛指女子的裝束。 唐 杜甫 《佳人》詩:“天寒翠袖薄,日暮倚修竹。” 宋 蘇軾 《王晉叔所藏畫跋尾·芍藥》詩:“倚竹佳人翠袖長,天寒猶著薄羅裳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菩薩鬘》詞:“無言垂翠袖,粉蝶窺人瘦。”

(2).指女子。 宋 辛棄疾 《水龍吟·登建康賞心亭》詞:“倩何人喚取,紅巾翠袖,搵英雄淚?” 明 何景明 《明妃引》:“琵琶馬上再三彈,翠袖朝啼關塞寒。”

明璫

用珠玉串成的妝飾品

明璫滿身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
月華

(1) 月光;月色

夜久無雲天練淨,月華如水正三更。——《秦併六國平話》

(2) 月光照射到雲層上,呈現在月亮周圍的彩色光環

銀床

(1).井欄。一說轆轤架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九日侍宴樂游苑應令》詩:“玉醴吹巖菊,銀牀落井桐。” 唐 杜甫 《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》詩:“風箏吹玉柱,露井凍銀牀。” 仇兆鰲 註:“ 朱 註:舊以銀牀為井欄。《名義考》:銀牀乃轆轤架,非井欄也。” 清 周宸藻 《浪淘沙》詞:“眼底青春今去也,花落銀牀。” 黃人 《長相思和太白韻》:“銀缸影淡秋滿堂,井梧一葉飄銀牀。”

(2).銀飾之床。 隋 江總 《東飛伯勞歌》:“銀牀金屋掛流蘇,寳鏡玉釵橫珊瑚。” 唐 溫庭筠 《瑤瑟怨》詩:“冰簟銀牀夢不成,碧天如水夜雲輕。”

破鏡

打破的鏡子。比喻夫妻分離

試問古來幾曾破鏡能重圓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
雲樹

(1).雲和樹。 南朝 梁 劉孝威 《和皇太子春林晚雨》:“雲樹交為密,雨日共成虹。” 唐 王維 《送崔興宗》詩:“塞迥山河浄,天長雲樹微。” 明 劉基 《梅花引》詞:“晚雲凝,晚煙橫,菸草茫茫雲樹平。”

(2).高聳入雲的樹木。 唐 崔櫓 《華清宮》詩之一:“草遮回磴絶鳴鑾,雲樹深深碧殿寒。” 明 文徵明 《金山寺待月》詩:“魚龍深夜浮光怪,雲樹遙空帶渺茫。” 戴望舒 《夜蛾》詩:“飛越關山,飛越雲樹。”

(3).比喻朋友闊別遠隔。 唐 白居易 《早春西湖閒遊悵然興懷寄微之》詩:“雲樹分三驛,煙波限一津。翻嗟寸步隔,卻厭尺書頻。” 明 高啟 《讀周記室<荊南集>》詩:“生別猶疑不再逢, 楚 天雲樹隔重重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續編·英雄舉動》:“但念 吳 頭 楚 尾,雲樹為遙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軍次實錄》:“﹝眾天將天兵﹞依依敬別,因吟以勸慰之:‘離別深情世罕拋,關心雲樹及河橋。’”參見“ 雲樹之思 ”。

九秋

(1).指秋天。 晉 張協 《七命》:“晞三春之溢露,遡九秋之鳴飇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善哉行》:“三春燠敷,九秋蕭索。” 唐 杜甫 《月》詩:“斟酌 姮娥 寡,天寒奈九秋。” 華羅庚 《病中斗·寄老戰友》詩:“我身若蒲柳,難經九秋風。”

(2).指九月深秋。 唐 陸暢 《催妝五首》之一:“聞道禁中時節異,九秋香滿鏡臺前。” 元 無名氏 《看錢奴》第一折:“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、菊花向九秋開罷?” 清 何焯 《義門讀書記·昌黎集》:“菊有黃華則九秋矣,故秋懷以是終也。”

(3).九年。 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結九秋之增傷,怨西荊之折盤。” 唐 劉禹錫 《謫九年賦》:“古稱思婦,已歷九秋,未必有是,舉為深愁。” 傅尃 《次韻和湘荃、夢蘧聯句即寄》:“九秋客思三更夢,一夜西風滿地霜。”

(4).曲名。 晉 陸機 《日出東南隅行》:“丹脣含《九秋》。” 宋 孫奕 《履齋示兒編·雜記》引此句,注云:“《九秋》,曲名。”

一概

全體,沒有例外

何待

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須、用不著。 蕭三 《血書》詩:“只聽說,你工作努力,你常常站在鬥爭的最前線。這何待說?你已久是鋼鐵煉成的戰鬥員。”

畫角

古管樂器。傳自 西羌 。形如竹筒,本細末大,以竹木或皮革等製成,因表面有彩繪,故稱。發聲哀厲高亢,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,振士氣,肅軍容。帝王出巡,亦用以報警戒嚴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折楊柳》詩:“城高短簫發,林空畫角悲。” 唐 陳子昂 《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》:“晚風吹畫角,春色耀飛旌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十二回:“將臺兩邊左右列著三五十對金鼓手,一齊發起擂來,品了三通畫角,發了三通擂鼓,教場裡面誰敢高聲。” 廖仲愷 《青玉案·泉州道中紀見》詞:“西風畫角悲征戍,人意也消何處?”

兩三

幾個。表示少量。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九·相逢行》:“兄弟兩三人,中子為侍郎。” 唐 皎然 《舟行懷閻士和》詩:“相思一日在孤舟,空見歸雲兩三片。” 元 薩都剌 《秋詞》:“清夜空車出 建章 ,紫衣小隊兩三行。” 老舍 《駱駝祥子》一:“兩三個星期的工夫,他把腿溜出來了。”

詩詞推薦

滿庭芳·中秋原文_滿庭芳·中秋的賞析_古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