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周文璞的《歐陽琴歌》
全文:
嗚呼個是文忠琴,嗚呼此琴今尚存。
堂中圖書散失盡,留得七弦傳子孫。
六言自書書在腹,古錦梅花留不得。
嗣孫賢者能忍貧,不向豪家博珠玉。
初鼓如撼昭陵松,鞏原流水青溶溶。
三宗龍袞在帝左,曾把鈞天賜與公。
再鼓似播清潁水,只將漱流肯洗耳。
曾蘇兩生招不來,自寫新聲付兒子。
堯囚山,舜放野,自茲以下不平苦。
與君所得婦女謗,此日一洗清萬古。
小儒昔誦五季傳,頗訝春秋體微變。
今來再聽七弦琴,南薰遺制喜復見。
浮雲流盡白日逃,何用廣陵與離騷。
譜成只度歐家曲,秋聲賦人廬山高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漱流
亦作“潄流”。謂以流水漱口。形容隱居生活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彭羕傳》:“伏見處士 緜竹 秦宓 ,膺 山甫 之德,履 雋生 之直,枕石漱流,吟詠緼袍,偃息於仁義之途,恬惔於浩然之域。” 晉 陸雲 《逸民賦》:“杖短策而遂往兮,乃枕石而漱流。” 唐 李山甫 《山下殘夏偶作》詩:“自許紅塵外,雲溪好漱流。” 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訪俠》:“爭如老夫枕石潄流,快活在山中度日。”
洗耳
(1).表示厭聞污濁之聲。《孟子·盡心上》“古之賢士,何獨不然” 漢 趙岐 註:“樂道守志,若 許由 洗耳,可謂忘人之勢矣。” 晉 皇甫謐 《高士傳·許由》:“ 堯 讓天下於 許由 ……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嶽 潁水 之陽, 箕山 之下,終身無經天下色。 堯 又召為九州長, 由 不欲聞之,洗耳於 潁水 濱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十:“﹝ 李建勛 ﹞嘗畜一玉磬,尺餘,以沉香節安柄,叩之,聲極清越。客有談及猥俗之語者,則擊玉磬數聲於耳。客或問之,對曰:‘聊代洗耳。’” 清 顧炎武 《寄次耕時被薦在燕中》詩:“洗耳 苕水 濱,叩舷歌《採菱》。”
(2).形容專心地、恭敬地傾聽。 宋 王邁 《送族侄千里歸漳浦》詩:“洗耳候凱音,嘉節迫吹帽。” 元 周權 《秋霽》詩:“酒醒誰鼓《松風操》,炷罷爐熏洗耳聽。” 清 李漁 《巧團圓·得妻》:“如今細説一番,待小生洗耳聽者。”
周文璞名句,歐陽琴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