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毛澄的《渡海·其三》
全文:
舟軋水底天,笑指石上月。
玉珧照珠池,𧉧華被銀闕。
鵬騫四溟翻,鰲抃五嶽沒。
縱任無遠近,憑虛得超越。
儻遂凌朱崖,何由鍊金骨。
甘英度西海,終童下南粵。
壯遊恐不遂,江晚蕙芳歇。
峨眉歸讀書,青山未華發。
參考注釋
朱崖
(1).紅色山崖。 唐 陸龜蒙 《秋熱》詩:“午氣朱崖近,宵聲白羽隨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姜子嶺至三坌》詩:“朱崖秀夏木,石壁映寒潭。”
(2).即 珠崖 。今 海南省 海口市 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議對》:“ 賈捐之 之陳於 朱崖 , 劉歆 之辨於祖宗,雖質文不同,得事要矣。” 宋 蘇軾 《伏波將軍廟碑》:“自 徐聞 渡海適 朱崖 ,南望連山,若有若無,杳杳一髮耳。”參見“ 珠厓 ”。
(3). 唐 李德裕 的別稱。 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戶,故稱。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一:“﹝ 令狐綯 ﹞洎身居巖廟,別無所長,諫官上章,可見之矣。與 朱崖 之終始,殆難比焉。”
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麼途徑。《楚辭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願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瓮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後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譬如治家,耕當問奴,織當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恆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範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雲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金骨
(1).金和骨。比喻堅固的事物。語本 漢 鄒陽 《獄中上書自明》:“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。”《文選·鮑照<代君子有所思>》:“蟻壤漏山河,絲淚毀金骨。” 李善 註:“金骨之堅,喻親之篤者。言讒邪之人,但下如絲之淚,而金骨為之傷毀也。”
(2).佛骨,仙骨。 唐 李白 《感興》詩之五:“西山玉童子,使我鍊金骨。欲逐黃鶴飛,相呼向 蓬闕 。” 宋仁宗 《佛牙舍利贊》:“惟有吾師金骨在,曾經百鍊色長新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劉商》:“好神仙,鍊金骨。”
毛澄名句,渡海·其三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