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王勃的《倬彼我系》
全文:
倬彼我系,出自有周。
分疆錫社,派別支流。
居衛仕宋,臣嬴相劉。
乃武乃文,或公或侯。
晉歷崩坼,衣冠擾弊。
粵自太原,播徂江澨。
禮喪賢隱,時屯道閉。
王室如毀,生人多殪。
伊我有器,思逢其主。
自東施西,擇木開宇。
田彼河曲,家乎汾浦。
天未厭亂,吾將誰輔。
伊我祖德,思濟九埏。
不常厥所,於茲五遷。
欲及時也,夫豈願焉。
其位雖屈,其言則傳。
爰述帝制,大蒐王道。
曰天曰人,是祖是考。
禮樂鹹若,詩書具草。
貽厥孫謀,永為家寶。
伊余小子,信慚明哲。
彼網有條,彼車有轍。
思屏人事,克終前烈。
於嗟代網,卒余來紲。
來紲伊何,謂余曰仕。
我瞻先達,三十方起。
夫豈不懷,高山仰止。
願言毓德,啜菽飲水。
有鳥反哺,其聲嗷嗷。
言念舊德,憂心忉忉。
今我不養,歲月其滔。
黽勉從役,豈敢告勞。
從役伊何,薄求卑位。
告勞伊何,來參卿事。
名存實爽,負信愆義。
靜言遐思,中心是愧。
參考注釋
反哺
鳥雛長大,銜食哺其母。後用以比喻報答父母
雛既壯而能飛兮,乃銜食而反哺。——《初學記·鳥賦》
嗷嗷
亦作“嗸嗸”。1.哀鳴聲;哀號聲。《詩·小雅·鴻雁》:“鴻雁于飛,哀鳴嗸嗸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嗸,本又作嗷。” 高亨 註:“嗸,同嗷。嗷嗷,雁哀鳴聲。” 唐 杜甫 《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》詩:“萬方哀嗷嗷,十載供軍食。” 宋 歐陽修 《綠竹堂獨飲》詩:“殘花不共一日看,東風送哭聲嗷嗷。” 清 趙翼 《二麥將收連旬大雨感賦》詩:“米價經年節節高,茅簷待哺正嗷嗷。”《當代》1981年第3期:“老太婆把頭擱在兒子肩頭,突然嗷嗷大哭起來。”
(2).叫呼聲;叫喊聲。《楚辭·九嘆·惜賢》:“聲嗷嗷以寂寥兮,顧僕夫之憔悴。” 王逸 註:“嗷嗷,呼聲也。” 管樺 《小英雄雨來》:“扁鼻子軍官氣得暴跳起來,嗷嗷吼叫:‘槍斃的有!槍斃的有!’”
(3).眾口愁怨聲。 漢 賈誼 《過秦論》:“夫寒者利短褐,而飢者甘糟糠,天下之嗸嗸,新主之資也。”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作“嗷嗷”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審舉》:“小人道長,則 檮杌 比肩,頌聲所以不作,怨嗟所以嗷嗷也。”《資治通鑑·晉穆帝昇平元年》:“主上失德,上下嗷嗷,人懷異志。” 胡三省 註:“嗷嗷,眾口愁聲。”
(4).形容眾聲喧雜。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無罪無辜,讒口嗸嗸。” 顏師古 註:“嗸嗸,眾聲也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佳人慕高義,求賢良獨難。眾人徒嗷嗷,安知彼所觀?” 梁啓超 《論請願國會當與請願政府並行》:“夫惟萬目睽睽以具瞻政府,萬口嗷嗷以交謫政府,然後政府之職庶克舉矣。”
王勃名句,倬彼我系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