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方回的《靈隱寺行呈伏虎岩》
全文:
蓬萊水淺塵幾揚,歷劫不動此道場。
黃金何年佛氏土,白雲自古仙人鄉。
吾故不能知鴻荒,嘗聞許由避陶唐。
南巡會稽憶夏後,西渡浙水傳秦皇。
欲鐫文字示萬世,想曾摩挲崖蘚蒼。
君臣豈不亦一到,父老失記書傳亡。
思蓴人歸亂聰勒,衣錦軍起訴宏昌。
教士四萬虜吳友,子弟八千從項梁。
鋒攢鏑飛沸如湯,冷泉之冷常冰霜。
風濤洶地保恬靜,火雲爇天饒清涼。
寺門奇石萬鬼鑿,霹靂穿洞龍騰驤。
偃如未射李廣虎,突如乍叱初平羊。
漫山鉅竹不知數,百圍屹立松杉樟。
野猿攫果就人手,山客貿薪充日糧。
艷浮凡俗花卉絕,毒螫獰惡蟲豸藏。
竺峰飛來夜著翅,桂子墮落秋飄香。
睹史陀宮足仿佛,摩羅耶山非渺茫。
色究竟界掃蜃氣,給孤獨園堪雁行。
游屐屢破壁疥落,優波度籌千萬強。
老樹一株臥磵上,向來未有如許長。
有能直上北高塔,一覽弱水窮扶桑。
織女機邊拂衫袖,老人星外來帆檣。
金碧殿閣鍾魚廊,飽饘燠衲叢蜂房。
毗盧遮那明正遍,散脂修摩森護防。
長明燈籠照十方,胸中亦復作是光。
纖蠅么蚋不到處,三千大千禪那床。
遊戲伽陀只夜章,豈無一人駱賓王。
摩訶師子今僧王,一奮迅失千狐狼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摩訶
(1).亦作“ 摩呵 ”。梵語譯音。有大、多、勝三義。《翻譯名義集·法寶眾名》:“摩訶,此含三義,謂大、多、勝。”《西遊記》第七八回:“釋門慈憫古來多,正善成功説摩訶。” 康有為 《進呈<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>序》:“臣聞一姓之霸有天下者,刻籀其鐘鼎,摩呵其靈廟,徘徊其冊府,皆有神謨運算,深計長慮,以為子孫萬世之業。”
(2).池名。 宋 陸游 《摩訶池》詩:“ 摩訶 古池苑,一過一消魂。”參見“ 摩訶池 ”。
師子
(1).獅子。亦稱狻麑。《漢書·西域傳上·烏弋山離國》:“ 烏戈 地暑熱莽平……而有桃拔、師子、犀牛。” 唐 元稹 《和李校書·西涼伎》:“師子搖光毛彩豎,胡姬醉舞筋骨柔。” 章炳麟 《漢土始知歐洲各國略說》:“ 開元 七年,因 吐火羅 大酋獻師子、羚羊。”
(2).佛家用以喻佛,指其無畏,法力無邊。 前蜀 貫休 《寄大願和尚》詩:“自憐亦是師子子,未逾三載能嚬呻。”參見“ 師子吼 ”。
(3).指古 師子國 ,即今 斯里蘭卡 。《南史·宋紀中·文帝》:“ 倭 、 百濟 、 呵羅單 、 林邑 、 呵羅他 、 師子 等國並遣使朝貢。”《新唐書·西域傳下·師子》:“ 師子 居西南海中,延袤二千餘里……能馴養師子,因以名國。”
僧王
(1).巴利文意譯。佛教稱謂。 泰國 等國僧侶領袖,由國王任命,管理全國僧務。
(2).指 清 科爾沁親王 僧格林沁 。《捻軍歌謠·捻軍十二月》:“九月里,是重陽,捻軍的人馬打 僧王 。”
奮迅
(1).形容鳥飛或獸跑迅疾而有氣勢。《爾雅·釋畜》“絶有力,奮” 晉 郭璞 註:“諸物有氣力多者,無不健自奮迅,故皆以名雲。” 晉 乾寶 《搜神記》卷三:“馬即能起,奮迅嘶鳴,飲食如常。” 唐 劉禹錫 《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》詩:“猜鷹屢奮迅,驚麏時跼跳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乾馬》:“龍膺豹股頭八尺,奮迅不受人間羈。” 趙朴初 《壽陽曲·錫蘭紀游》:“ 僧伽羅 奮迅獅兒多健武,卻別有一股媚嫵。”
(2).精神振奮,行動迅速。《後漢書·耿純傳》:“大王以龍虎之姿,遭風雲之時,奮迅拔起,期月之間兄弟稱王。” 唐 王維 《老將行》:“ 漢 兵奮迅如霹靂,虜騎崩騰畏蒺藜。” 金 元好問 《入濟源寓舍》詩:“奮迅舊嫌扶老杖,龍鍾今屬負暄牆。” 陳毅 《雪夜行軍》詩:“衝破黑夜,奮迅行軍。”
(3).振起。 漢 揚雄 《劇秦美新》:“會 漢祖 龍騰 豐 沛 ,奮迅 宛 葉 。”《晉書·謝安傳》:“繕甲俟會,思更奮迅。”《明史·袁崇煥傳》:“顧勇猛圖敵,敵必讎;奮迅立功,眾必忌。”
狐狼
喻奸詐兇惡。《資治通鑑·後唐明宗長興三年》:“乃遣供奉官 李存瓌 賜 知祥 詔曰:‘ 董璋 狐狼,自貽族滅。’” 胡三省 註:“曰狐者,言其依憑窟穴;曰狼者,言其抗厲犯上。”
方回名句,靈隱寺行呈伏虎岩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