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

周必大送張端明赴召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周必大的《送張端明赴召》

全文:
春殿曾收最上科,甘泉扈駕早鳴珂。
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

周必大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周必大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書法作品欣賞
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金陵

(1).古邑名。今 南京市 的別稱。 戰國 楚威王 七年(公元前333年)滅 越 後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( 石城山 )設 金陵邑 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鼓吹曲·入朝曲》:“ 江 南佳麗地, 金陵 帝王州。” 唐 李白 《金陵歌送別范宣》:“ 金陵 昔時何壯哉!,席捲英豪天下來。”

(2).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(今 江蘇省 鎮江市 )。 唐 李紳 《宿瓜州》詩:“煙昏水郭津亭晚,迴望 金陵 若動搖。” 唐 杜牧 《杜秋娘》詩序:“ 杜秋 , 金陵 女也。” 馮集梧 註:“……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。” 宋 王楙 《野客叢書·北固甘羅》:“ 趙璘 《因話録》言 李勉 至 金陵 ,屢讚 招隱寺 標緻。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。”

(3). 北魏 拓跋珪 陵墓。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,故 盛樂城 西北。《魏書·太祖紀》:“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,上諡 宣武皇帝 ,葬於 盛樂 金陵 。”

(4).指 四川 銅陵山 。 唐 王勃 《為人與蜀城父老書》:“山分玉字,水向 金陵 。” 蔣清翊 注引《後漢書·公孫述傳》註:“ 蜀 有 銅陵山 。”

玉燭

(1).謂四時之氣和暢。形容太平盛世。《尸子》卷上:“四氣和,正光照,此之謂玉燭。”《爾雅·釋天》:“四氣和謂之玉燭。” 郭璞 註:“道光照。” 邢昺 疏:“道光照者,道,言也;言四時和氣,溫潤明照,故曰玉燭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明本》:“玉燭表昇平之徵,澄醴彰德洽之符。” 元 雅琥 《上執政四十韻》:“玉燭調元氣,金樞運大鈞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設朝》:“金甌仍未缺,玉燭又新調。”

(2).燭的美稱。 唐僖宗 宮人《金鎖》詩:“玉燭製袍夜,金刀呵手裁。” 前蜀 花蕊夫人 《宮詞》之六七:“昭儀侍宴足精神,玉燭抽看記飲巡。”

(3).比喻目光。 唐 曹唐 《病馬》詩之一:“四蹄不鑿金砧裂,雙眼慵開玉燭斜。”

(4).樂律名。《隋書·律曆志上》:“黃鐘:包育、含微、帝德……玄中、玉燭、調風。右黃鐘一部,三十四律。”《舊唐書·音樂志三》:“黃鐘既陳玉燭,紅粒方殷稔歲。”

氣和

(1).氣候調和。《管子·幼官》:“會請命於天地,知氣和則生物從。”

(2).態度和藹。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“ 關公 見 張飛 非草次之人,説話言談便氣和。”

周必大名句,送張端明赴召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承光殿

    乾隆清代〕朵殿中間埤堄高,光春臨眺興因豪。庭前檜匝陰千步,堤外船添水一篙。機暢鳶飛與魚躍,景明玉蝀復金鰲。低雲
  • 新月

    許必勝宋代〕偶向樹中見,知從水際生。葉翻寒不定,雲去意無成。亂石流泉影,空山落子聲。當年眉黛在,定見可憐情。
    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 詩詞名句
  • 贈相士二首

    馬廷鸞宋代〕處仲恰如王眼目,了翁舊識蔡精神。盡教識盡公卿相,不願公卿屬個人。
    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 詩詞名句
  • 和仲鹹詩六首之六和送道服與喻宰

    王禹偁宋代〕朝客吟詩送羽衣,應知彭澤久思歸。三年官滿誰留得,領鶴攜琴賦式微。
  • 水仙

    乾隆清代〕女夷裁冰作仙骨,色香淨洗水雲窟。天風吹送洛浦春,虙妃小步瑤台月。金鈿掠鬢玉簪橫,向人不語如有情。采芝
  • 柳絮

    盧梅坡宋代〕晴欄看盡柳花飛,一段風情不自持。若使化為萍逐水,不如且作絮沾泥。
    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 詩詞名句
  •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
    趙孟頫元代〕東風吹原野,地凍亦已消。早覺農事動,荷鋤過相招。遲遲朝日上,炊煙出林梢。土膏脈既起,良耜利若刀。高低
  • 風雪二首

    劉克莊宋代〕大塊號萬竅,強名之曰風。楚人無意義,亂說有雌雄。
    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 詩詞名句
  • 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見招

    張籍唐代〕曲江冰欲盡,風日已恬和。柳色看猶淺,泉聲覺漸多。紫蒲生濕岸,青鴨戲新波。仙掖高情客,相招共一過。
    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 詩詞名句
  • 蝶戀花答李淑一

    _〔近現代〕我失驕楊君失柳,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。問訊吳剛何所有,吳剛捧出桂花酒。寂寞嫦娥舒廣袖,萬里長空且為忠魂
    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 詩詞名句
金陵已奏三年課,玉燭宜調四氣和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