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劉辰翁的《鶯啼序(趙宜可以余譏其韻,苦心改為之,復和之)》
全文:
愁人更堪秋日,長似歲難度。
相攜去、晼晚登高,高極正犯愁處。
常是恨、古人無計,看今人痴絕如許。
但東籬半醉,殘燈自修菊譜。
歸去來兮,怨調又苦。
有寒螿余賦。
湖山外、風笛闌乾,胡床夜月誰據。
恨當時、青雲跌宕,天路斷、險艱如許。
便橋邊,賣鏡重圓,斷腸無數。
是誰玉斧,驚墮團團,失上界樓宇。
甚天誤、嬋娟余誤。
悔卻初念,不合夢他,霓裳楚楚。
而今安在,楓林關塞,回頭憶著神仙處,漫斷魂飛過湖江去。
時時說與,地上群兒,青瑣瑤台,閬風懸圃。
琵琶往往,憑鞍勸酒,千載能胡語。
嘆自古、宮花薄命,漢月無情,戰地難青,故人成土。
江南憔悴,荒村流落,傷心自失梨園部,渺空江、淚隔蘆花雨。
相逢司馬風流,濕盡青衫,欲歸無路。
參考注釋
寒螿
(1).即寒蟬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變動》:“是故夏末蜻蛚鳴,寒螿啼,感陰氣也。”《爾雅·釋蟲》“蜺寒蜩” 晉 郭璞 註:“寒螿也。似蟬而小,青赤。《月令》曰:‘寒蟬鳴。’”《文選·謝惠連〈搗衣〉詩》:“肅肅莎雞羽,烈烈寒螿啼。” 李善 注引 許慎 《淮南子》註:“寒螿,蟬屬也。”一說指水鳥。見《文選·劉鑠〈擬行行重行行〉詩》 李善 注引 高誘 《淮南子》注。參見“ 寒蟬 ”、“ 寒將 ”。
(2).借指深秋的鳴蟲。 唐 張仲素 《秋思》詩之一:“碧窗斜月藹深暉,愁聽寒螿淚溼衣。” 元 薩都剌 《滿江紅·金陵懷古》詞:“玉樹歌殘秋露冷,胭脂井壞寒螿泣。” 陳三立 《雨》詩:“懷人江海斷,鐙火訴寒螿。”
余賦
正賦以外的附加稅。 清 顧炎武 《錢糧論下》:“火耗之所由名,其起於徵銀之代乎?此所謂正賦十而餘賦三者與?”
劉辰翁名句,鶯啼序(趙宜可以余譏其韻,苦心改為之,復和之)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