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袁暉的《銅雀妓》
全文:
君愛本相饒,從來似舞腰。
那堪攀玉座,腸斷望陵朝。
怨著情無主,哀凝曲不調。
況臨松日暮,悲吹坐蕭蕭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無主
(1).指國無君;軍無將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:“惟天生民有欲,無主乃亂。” 孔 傳:“民無君主,則恣情*欲,必致禍亂。”《管子·權修》:“萬乘之國,兵不可以無主。”《東觀漢記·馮異傳》:“ 更始 敗亡,天下無主。” 唐 杜牧 《張保皋鄭年傳》:“大臣殺其王,國亂無主。”
(2).指無主祭人。《儀禮·喪服》:“無主者,謂其無祭主者也。”《禮記·喪大記》:“喪有無後,無無主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若無主則相對賓有闕,故四鄰里尹主之,是無得無主也。”
(3).指宗廟無木主。《禮記·曾子問》:“ 曾子 問曰:‘古者師行,必以遷廟主行乎?’ 孔子 曰:‘天子巡守,以遷廟主行,載於齊車,言必有尊也。今也取七廟之主以行,則失之矣。當七廟、五廟無虛主。虛主者,唯天子崩,諸侯薨,與去其國,與祫祭於祖,為無主耳。’”參見“ 七廟 ”、“ 五廟 ”。
(4).沒有主人。《呂氏春秋·異用》:“ 周文王 使人抇池,得死人之骸,吏以聞於 文王 。 文王 曰:‘更葬之。’吏曰:‘此無主矣。’” 唐 許棠 《成紀書事》詩之一:“滿野多成無主冢,防邊半是異鄉人。”《元史·許衡傳》:“道有梨,眾爭取啖之。 衡 危坐樹下自若。或問之,曰:‘非其有而取之,不可也。’人曰:‘此無主。’ 衡 曰:‘梨無主,吾心獨無主乎?’”
(5).謂不由己,無主張。 唐 聶夷中 《送友人歸江南》詩:“上國身無主,下第誠可悲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三·蘇門孫先生言行》:“憂患恐懼,最怕有所;一有所,則我心無主。古來忠臣孝子、義士悌弟,只是能自作主張。”
(6).指女尚無夫家。 唐 李翱 《數奇篇》:“親戚之喪在野者, 數奇 皆往葬之;姑姊妹之無主失時者, 數奇 皆取而嫁之。”
不調
(1).不協調。《漢書·元帝紀》:“陰陽不調,黎民饑寒。”《後漢書·章帝紀》:“比年陰陽不調,飢饉屢臻。”
(2).特指音調不和諧。《韓非子·難三》:“且 中期 之所官,琴瑟也。弦不調,弄不明, 中期 之任也。”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“竊譬之,琴瑟不調甚者,必解而更張之,乃可鼓也。”
(3).與人合不來。《楚辭·東方朔<七諫·謬諫>》:“不論世而高舉兮,恐操行之不調。” 王逸 註:“調,和也……恐不知於俗而見憎於眾也。”
(1).未得升遷。《漢書·張安世傳》:“有郎功高不調。” 顏師古 註:“調,選也。”
(2).猶言不才。 唐 蘇鶚 《杜陽雜編》卷下:“時京城不調少年相效,謂之拍彈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謝賜侄男大理評事表》:“伏以法寺美官,聖朝好爵,凡雲選授,必擇器能。豈期不調之材,遽忝起家之命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與中舍書》:“如子弟不調,或在襄邑作過逃來,即發遣他去,恐相負累,請仔細相度。”
袁暉名句,銅雀妓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