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塞羌戎知號令,五軍貔虎畏威名

曹勛和陳御帶見貽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曹勛的《和陳御帶見貽》

全文:
漢室文章遠業成,斗南英氣為時生。
新兼帶插嚴天仗,夙展韜鈐衛帝營。
四塞羌戎知號令,五軍貔虎畏威名
中興方倚軍容振,功業行看袞繡榮。

曹勛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四塞

(1).指四方屏藩之國。《禮記·明堂位》:“四塞,世告至。” 鄭玄 註:“四塞,謂夷服、鎮服、蕃服在四方為蔽塞者。”《敦煌曲子詞·洞仙歌》:“願四塞來朝明帝,令戎客休施流浪。”

(2).指四境皆有天險,可作屏障。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“ 齊 南有 泰山 ,東有 琅邪 ,西有 清河 ,北有 渤海 ,此所謂四塞之國也。” 鮑彪 註:“四面有山關之固,故曰四塞之國也。”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且夫僻界西 戎 ,險阻四塞,脩其防禦,孰與處乎土中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宸游》:“你看千峯岳峙,萬井雲屯,南接 蒼梧 ,北連 陘塞 ,真可稱四塞之國矣。”

(3).指四方邊塞,邊境。《敦煌曲子詞·獻忠心》:“四塞休徵罷戰,放將仕,盡迴戈。”《敦煌曲子詞·定風波》:“四塞忽聞狼煙起,問儒仕,誰人敢去定風波?”

(1).到處充塞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旁魄四塞,雲尃霧散。”《舊唐書·德宗紀下》:“三月乙亥,黃霧四塞,日無光。”《宋史·仁宗紀一》:“甲午,昏霧四塞。”

(2).四面蔽塞。 宋 文天祥 《正氣歌序》:“乍晴暴熱,風道四塞。” 清 方苞 《七思·弟椒塗》:“荊榛四塞兮塗冥冥,連山赤黑兮延火烝。”

羌戎

泛指我國古代西北部的少數民族。 漢 揚雄 《長楊賦》:“其後 熏鬻 作虐,東夷橫畔,羌戎睚眥, 閩 越 相亂。” 唐 王昌齡 《箜篌引》:“ 盧溪郡 南夜泊舟,夜聞南岸羌戎謳。”

號令

(1) 指揮部隊軍事行動的命令和指示的統稱

以出號令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
愬軍號令。——《資治通鑑·唐紀》

傳號令以誅奸賊。——清· 梁啓超《譚嗣同傳》

發布號令

(2) 傳呼命令。古代以傳叫之法發布命令,故稱號令

號令召三老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
號令明肅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
號令三軍

五軍

(1).古代軍制。 春秋 時 晉 的上軍、中軍、下軍、新上軍、新下軍。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蒐於 清原 ,作五軍。” 韋昭 註:“ 晉 本有上軍、有中軍、有下軍,今有五軍,新上下也。”

(2).古代軍制。 漢 代前、後、中、左、右五營軍隊之稱。《文選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五軍六師,千列百重。” 李善 註:“《漢官儀》:‘ 漢 有五營。’五軍即五營也。”

(3).古代軍制。 明 代京軍三大營之一。 成祖 時,京衛之步騎軍分為中軍、左掖、右掖、左哨、右哨五部,亦謂之五軍。見《明史·兵志一》。

(4).泛稱朝廷的軍隊。 唐 賈至 《燕歌行》:“五軍精卒三十萬,百戰百勝擒單于。”

貔虎

喻勇敢強猛的軍隊

威名

因力量或武功而得到的名望

威名遠揚

曹勛名句,和陳御帶見貽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失題

    陸雲魏晉〕美哉良友。稟德坤靈。明照遠鑒。幽微妍精。超跡皇英。質如瑤瓊。贈我翰林。示我丹誠。道同契合。體異心幷。
  • 大衍易吟四十首

    方回宋代〕習坎德天險,重離文日新。明內始照外,亨心方發身。
    四塞羌戎知號令,五軍貔虎畏威名 詩詞名句
  • 仁化司馬明府邀游錦石岩·其一

    王弘誨明代〕白石蒼煙半有無,錦岩春色靄清都。探奇地主逢司馬,望氣人寰集懸鳧。陰洞微茫天一線,懸崖飄綴雨千珠。不妨
  • 合江樓

    文天祥宋代〕天上名鶉尾,人間說虎頭。春風千萬岫,秋水兩三洲。客晚驚黃葉,官閒笑白鷗。雙江日東下,我欲賦扁舟。
    四塞羌戎知號令,五軍貔虎畏威名 詩詞名句
  • 將往襄陽一日大雨

    項安世宋代〕誰報江神我欲西,怕傳新句落檀溪。江頭一雨泥三尺,車沒雙論馬沒蹄。
    四塞羌戎知號令,五軍貔虎畏威名 詩詞名句
  • 口占

    呂岩唐代〕非神亦非仙,非術亦非幻。天地有終窮,桑田幾遷變。身固非我有,財亦何足戀。曷不從吾游,騎鯨騰汗漫。
  • 次韻高賓王見投四首

    陳造宋代〕病念還家可奈愁,客中日月急梭投。土花暈壁迎梅雨,海燕將雛送麥秋。沾袖正憐珠隕睫,關門能復玉為舟。搘頭
  • 和賈鴻舉移竹

    黃希旦宋代〕琳房珠館何虛寂,寶砌無塵苔蘚碧。仙翁倚檻靜吟喔,卻憶篔簹拂岩石。勁節虛心守歲寒,未嘗暫變風霜色。移來
  • 園果

    王建唐代〕雨中梨果病,每樹無數個。小兒出入看,一半鳥啄破。
    四塞羌戎知號令,五軍貔虎畏威名 詩詞名句
  • 煎茶

    劉摯宋代〕飯後開都籃,旋烹今歲茶。雙龍碾圓餅,一槍磨新芽。石鼎沸蟹眼,玉甌浮乳花。詩思一坐爽,睡魔千里遐。茂陵
四塞羌戎知號令,五軍貔虎畏威名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