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劉一止的《念奴嬌》
全文:
故山秋晚,嘆蕭蕭華發,霜林同色。
崖谷題詩追舊賞,往往蒼苔*綠壁。
二士權奇,一翁衰病,努力攀筇屐。
佛香吹過,了知境是空寂。
別後風月佳時,拄頤何事,想東林遙碧。
小砑蠻箋驚秀句,天巧何會雕刻。
倚馬雄才,凌雲逸氣,路覺丹霄直。
三千牘就,看君歸奏文石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風月
(1) 本指清風明月
初秋涼夕,風月甚美。——《南史·褚彥回傳》
(2) 男女情愛
如今長大了,漸知風月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佳時
美好的時光;良辰。 唐 白居易 《和柳公權登齊雲樓》詩:“佳時莫起興亡恨,遊樂今逢四海清。” 宋 陸游 《山家暮春》詩之一:“佳時幸無事,酒盡更須添。”
拄頤
(1).頂到面頰。形容劍長。《戰國策·齊策六》:“ 齊 嬰兒謡曰:‘大冠若箕,脩劍拄頤,攻 狄 不能,下壘枯丘。’” 宋 蘇軾 《武昌銅劍歌》:“君不見 凌煙 功臣長九尺,腰間玉具高拄頤。” 清 吳偉業 《送宛陵施愚山提學山東》詩之二:“長劍忽拄頤,掉舌譚天雄。”
(2).悠閒自得貌。 宋 蘇軾 《次韻錢穆父會飲》:“東門未祖道, 西山 空拄頤。”參見“ 拄笏看山 ”。
何事
(1).什麼事;哪件事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休沐重還道中》詩:“問我勞何事?沾沐仰清徽。” 唐 方乾 《經周處士故居》詩:“愁吟與獨行,何事不傷情?”《朱子語類》卷八:“陽氣發處,金石亦透,精神一到,何事不成?”
(2).為何,何故。 晉 左思 《招隱》詩之一:“何事待嘯歌?灌木自悲吟。”《新唐書·沉既濟傳》:“若廣聰明以收淹滯,先補其缺,何事官外置官?” 宋 劉過 《水調歌頭》詞:“湖上 新亭 好,何事不曾來?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狡脫》:“不解天公意,教人枉猜謎:何事痴呆漢,到處逢佳麗?”
東林
(1).東邊的樹林或竹林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效阮公詩》之一:“孤雲出北山,宿鳥驚東林。” 唐 杜甫 《舍弟占歸草堂檢校卿示此詩》:“東林竹影薄,臘月更須栽。”
(2).指 廬山 東林寺 。 唐 張喬 《送僧鸞歸蜀寧親》詩:“高名徹西國,舊跡寄 東林 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寄杭州西湖昭慶寺華社主省常上人》詩:“任夸西掖吟紅藥,何似 東林 種白蓮。”亦泛指僧寺。 唐 司空曙 《閒園即事寄暕公》詩:“欲就東林寄一身,尚憐兒女未成人。”參見“ 東林寺 ”。
(3).指 明 末東林黨。 清 侯方域 《太常公家傳》:“公暇時,時共 攀龍 講學, 魏廣微 忌之,曰:‘此崛彊老者,‘東林’之魁渠也。’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聽稗》:“先祖太常,家父司徒,久樹‘東林’之幟。” 魯迅 《墳·論“費厄潑賴”應該緩行》:“但是,‘疾惡太嚴’,‘操之過急’, 漢 的清流和 明 的“東林”,卻正以這一點傾敗。”參見“ 東林黨 ”。
(4).指東林書院。 清 趙翼 《寄題同年項任田青士居祠堂》詩:“ 東林 威標榜, 鄒 顧 屹山斗。” 清 黃遵憲 《己亥續懷人詩》:“尋遍 東林 南北部,一家鉤黨古無人。”參見“ 東林書院 ”。
遙碧
謂遙遠的碧空。 唐 劉禹錫 《白鷺兒》詩:“前山正無雲,飛去入遙碧。”
劉一止名句,念奴嬌名句
名句推薦
自古人難到,如今爾得先
倪夢龍《蝙蝠洞》
詩詞推薦
![別後風月佳時,拄頤何事,想東林遙碧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