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節經行地,南訛夏日長,盾威知畏仰,暑雨助清涼

李洪宿鹽田驛用黃大聲韻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李洪的《宿鹽田驛用黃大聲韻》

全文:
使節經行地,南訛夏日長,盾威知畏仰,暑雨助清涼
叱馭登閩嶠,鳴珂入帝鄉。
拂塵來者敬,妙墨尚淋浪。

李洪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使節

(1) 一國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代表;一國派往另一國辦事的代表

得任命大使、其他政府使節和領事

(2) 古時指使者所持的符節

行地

(1).行於地上。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:“今人待冠而飾首,待履而行地。”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上:“ 蜀郡 有 萬里橋 , 玄宗 至而喜曰:‘吾常自知,行地萬里則歸。’”

(2).《易·坤》:“牝馬地類,行地無疆。” 王弼 註:“地之所以得無疆者,以卑順行之故也。乾以龍御天,坤以馬行地。” 孔穎達 疏:“以柔順為體,終無禍患,順行地無疆,不復窮已。”後以“行地”比喻坤德柔順。《後漢書·皇后紀贊》:“乘剛多阻,行地必順。”

(3).比喻威德之行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是故天下之於 桓公 ,遠國之民,望如父母,近國之民,從如流水。故行地滋遠,得人彌眾,是何也?懷其文而畏其武。”

(4).比喻處世實踐。《莊子·人間世》:“絶跡易,無行地難。” 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云:“人之處世,不行易,行而不著跡難。”

(5).經行的地方。 宋 楊萬里 《見澹庵胡先生舍人》詩:“補天老手何須石,行地新堤早著沙。”

南訛

(1).亦作“ 南為 ”、“ 南偽 ”、“ 南譌 ”。指夏時耕作及勸農等事。《書·堯典》:“申命 羲叔 ,宅南交,平秩南訛,敬致。” 孔 傳:“訛,化也。掌夏之官,平敘南方化育之事……四時同之,亦舉一隅。”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“申命 羲叔 ,居 南交 。便程南為,敬致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春言東作,夏言南為,皆是耕作營為勸農之事。”《漢書·王莽傳中》:“予之南巡,必躬載耨,每縣則薅,以勸南偽。” 南朝 齊 謝朓 《雩祭歌》:“火景方中南譌秩,靡草雲黃含桃實。”

(2).南方主夏屬火, 炎帝 所司。因用以借稱火神。 宋 王禹偁 《火星中而寒暑退賦》:“又若南訛赫怒,人失其所,焦砂爛石以何盛,輕箑纖絺而曷御。” 清 楊模 《閏六月初七夜月》:“南訛莫認火西流,顧兔高懸略似鉤。”

夏日

(1) 夏天

夏日葛衣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

(2) 夏季的太陽

夏日炎炎似火燒

盾威

指軍隊的兵力和士氣。 宋 毛滂 《次韻曹子方》:“盾威正赫忽衰殘,人意渾如水面寬。”

清涼

涼而使人清爽的

清涼的夜風吹拂著

李洪名句,宿鹽田驛用黃大聲韻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淨光長老極能詩

    薛師石宋代〕近住城中寺,陰雲漬竹房。雨多香篆久,春去藥苗芳。室里從人問,吟邊與世忘。一身全是道,頭白有何妨。
    使節經行地,南訛夏日長,盾威知畏仰,暑雨助清涼 詩詞名句
  • 水調歌頭

    陳德武宋代〕三五嫦娥月,夜色正嬋娟。自從竊藥歸去,天上幾千年。試問廣寒高處,為甚缺多圓少,此理孰為權。弦望知天定
    使節經行地,南訛夏日長,盾威知畏仰,暑雨助清涼 詩詞名句
  • 梅山謁仙尉祠·其一

    杜湑清代〕高風已隔三千載,想像逃名吳市間。新室倉皇文母璽,孤臣涕淚漢家山。只今青史留封事,如此紅塵肯抱關。雲外
  • 賞遇樓

    乾隆清代〕第一泉為神所都,欲祈甘澤叩誠輸。因高就下必由路,憶昔撫今卻訝吾。好在書樓百歲矣,未經據榻廿年乎。依然
  • 竹間見月

    張仲深元代〕琅玕暝立小齋前,春老嫦娥此夕圓。素魄馭風持節舞,蒼龍入夜抱珠眠。妖蟆吐練橫林薄,翠袖韜光照几筵。彷佛
  • 感皇恩·寒食不多時

    晁沖之宋代〕寒食不多時,牡丹初賣。小院重簾燕飛礙。昨宵風雨,只有一分春在,今朝猶自得,陰晴快。 熟睡起來,宿酲微
  • 韓子師讀書堂置酒見留

    韓元吉宋代〕酴醾插架未成陰,水滿方塘數尺深。入戶幽花真有意,拂檐高竹更關心。鳴禽喚客知閒景,舞鶴迎人作好音。莫道
  • 岳忠武王墓

    丘迥清代〕明聖湖頭宋將塋,神州戮力想精誠。關張義勇原無敵,李郭功名竟未成。沙漠何期歸故主,權奸乃敢壞長城。孤忠
  • 楊柳枝

    侯善淵元代〕內闡規函致本宗。道相通。寂寥常在混元宮。悟真空。上下觀之無一物,與誰同。逍遙獨坐月明中。伴清風。
  • 寄懷鄧州彭中郎直上兄弟兼憶仲亮寧遠(禹峰方伯子)

    王士禎清代〕舊識中郎美,新高第五名。中原傳二妙,故國繼三甥。皂帽遼東客,青山宛葉情。羨君名父子,家本冠軍城。
使節經行地,南訛夏日長,盾威知畏仰,暑雨助清涼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