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缺名二的《五言詩·其二》
全文:
吾死不須哭,徒勞枉卻聲。
祇用四片板,四角八枚丁。
急手塗埋卻,臭穢不中亭。
墓內不須食,麥酒三五瓶。
時時獨飲樂,飲盡更須傾。
只願長頭醉,作伴喚劉伶。
你道生勝死,我道死勝生。
生即苦戰死,死即無人征。
十六作夫役,二十充府兵。
磧里向前走,衣鉀困須擎。
白日趁食地,每也悉知更。
鐵砵淹甘飯,同火共分諍。
長頭飢欲旺,肚似砍窮坑。
遺兒我受苦,慈母不鬚生。
相將歸去來,間不浮可亭。
婦人因重役,男子從征行。
帶刀擬開煞,逢陣即相刑。
將軍馬上死,兵滅地君營。
血流遍荒野,白骨在邊庭。
去馬游殘跡,空留紙上名。
關山千萬里,影絕故鄉城。
生受刀光苦,意里極皇皇。
參考注釋
急手
(1).急速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景寧寺》:“乍者中土,思憶本鄉。急手速去,還爾 丹陽 。”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作豉法》:“若初煮豆傷熟者,急手抨淨即漉出。”《敦煌變文集·李陵變文》:“急手出火,燒卻前頭草。”
(2).快手,動作敏捷。 宋 陳師道 《答黃生》詩:“ 黃生 學詩用力新,急手疾口如翻盆。”
不中
(1).不符合。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三臣者廢輴而設撥,竊禮之不中者也,而君何學焉。” 孫希旦 集解:“不中謂不合法式。”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,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:“又劣弱,不中於款。”
(2).不適合,不適當。《論語·子路》:“刑罰不中,則*民無所措手足。”《後漢書·崔駰傳》:“嗟呼!刑罰不中,乃陷人於穽。”
(3).不行;不成。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中也養不中,才也養不才,故人樂有賢父兄也。” 宋 楊萬里 《白菊》詩:“霜後黃花頓不中,獨餘白菊鬦霜濃。” 元 喬吉 《金錢記》第三折:“這個先生實不中,九經三史幾曾通?” 馮金堂 《挖壙》:“你光想著美的事,不考慮裡邊的困難總不中。”
(4).猶不堪。 唐 王建 《春去曲》:“老夫不比少年兒,不中數與春別離。”
(5).沒有中目標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 樂 ( 欒樂 )射之,不中;又注,則乘槐本而覆。” 漢 賈誼 《君道》:“夫射而不中者,不求之鵠,而反修之於己。” 清 嚴有禧 《漱華隨筆·李孝女》:“誘女誓神前,口齧其面,抽佩刀刺之不中。”
(6).指科舉落第。《清平山堂話本·簡貼和尚》:“有個渾家 王氏 ,見丈夫試不中歸來,把複姓為題,做個詞兒。”
《易》卦六爻,分為上下卦,第二爻居下卦之中,第五爻居上卦之中。不在二、五兩爻之位的謂之不中。《易·乾》:“九三,重剛而不中。” 孔穎達 疏:“不中者,不在二五之位,故不中也。” 高亨 註:“九三不居上下卦的中位,是為‘不中’。”
缺名二名句,五言詩·其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