齒牙生風雷,筆陣森戈鋋

釋德洪謁嵩禪師塔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釋德洪的《謁嵩禪師塔》

全文:
吾道例孔子,譬如掌與拳。
展握固有異,要之手則然。
晚世苦凌夷,講習失淵源。
君看投跡者,紛紛等狂顛。
韓子亦儒衣,倔強稱時賢。
憑凌作詬語,到死不少悛。
後世師韓輩,穴攘猶可憐。
走名不自信,逐隊工語言。
譁然皇祐間,飛蚊鬧喧闐。
田衣動成群,怒癭空自懸。
縮頭不敢息,兀坐如蹲猿。
堂堂東山公,才大德亦全。
齒牙生風雷,筆陣森戈鋋
隱然湖海上,長庚橫曉天。
作書肆豪猛,揮斤莫敢前。
群兒雖貌敬,臆論已不專。
書成謁天子,一日萬口傳。
坐令天下士,欲見嗟無緣。
功成還山中,笑語答雲煙。
我來不及見,山水自明鮮。
入門寂無聲,脩竹空滿軒。
永懷翛然姿,骨肉聳清堅。
僮奴豈知此,住此亦彌年。
指余以石塔,草棘北風顛。
再拜不忍去,聽此繞澗泉。
吁嗟末運中,那復斯人焉。
文章亦細事,清苦非所便。
但愛公所守,遠相諸祖肩。
遲遲喔公詩,落日滿晴川。
願攜折腳鐺,結茅西澗邊。
歲時邏松檜,來此掃頹磚。

釋德洪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牙生

伯牙 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傷逝》:“ 匠石 廢斤於 郢 人, 牙生 輟弦於 鍾子 。”參見“ 伯牙 ”。

風雷

(1).風和雷。《易·益》:“風雷,益。” 宋 曾鞏 《喜雨》詩:“更喜風雷生北極,頓驅雲雨出靈湫。” 清 袁枚 《續新齊諧·天上過船》:“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,風雷大作。”

(2).形容響聲巨大。 唐 方乾 《因話天台勝異仍送羅道士》詩:“石上叢林礙星斗,窗前瀑布走風雷。” 宋 蘇軾 《送鄭戶曹》詩:“山水自相激,夜聲轉風雷。”

(3).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劇變化的形勢。 宋 蘇軾 《送將官梁左藏赴莫州》詩:“一朝鼓角鳴地中,帳下美人空掩面;豈如千騎平時來,笑談謦欬生風雷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十:“九州生氣恃風雷,萬馬齊瘖究可哀。” 廖仲愷 《壬戌六月禁錮中聞變有感》詩:“ 珠江 日夕起風雷,已倒狂瀾孰挽迴?”

筆陣

(1).比喻寫作文章。謂詩文謀篇布局擘畫如軍陣。 南朝 梁 蕭統 《正月啟》:“談叢發流水之源,筆陣引崩雲之勢。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二:“以是學士大夫,自非性天明洽,筆陣豪異,則不能為之也。” 清 唐孫華 《送王誦侯之官成都》詩:“請築詩壇整筆陣,共執桴鼓張旌旟。”

(2).比喻書法。謂作書運筆如行陣。 晉 王羲之 《題<筆陣圖>後》:“夫紙者,陣也;筆者,刀矟也;墨者,鍪甲也;水硯者,城池也;心意者,將軍也;本領者,副將也;結構者,謀略也。” 清 吳偉業 《項黃中家觀萬歲通天法帖》詩:“此卷仍逃劫火中,老眼縱橫看筆陣。”

戈鋋

(1).戈與鋋。亦泛指兵器。《文選·班固<東都賦>》:“元戎竟野,戈鋋彗雲。” 李善 註:“《説文》曰:‘鋋,小矛也。’” 唐 岑參 《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》詩:“旌節羅廣庭,戈鋋凜秋霜。” 清 顧炎武 《萊州》詩:“礮甲初傳造,戈鋋已擊屠。” 梁啓超 《變法通議·論變化不知本原之害》:“彼西人之練兵也,其猶壯士之披甲冑而執戈鋋也。”

(2).借指戰爭。 前蜀 杜光庭 《溫江縣招賢觀眾齋詞》:“一方昭泰,四境乂安,疫毒無侵,戈鋋不作。” 宋 文天祥 《高沙道中》詩:“一伻與一校,幸不逢戈鋋。” 清 秦松齡 《滿目》詩:“滿目紅旗載米船,西南何日罷戈鋋。”泛指爭鬥、衝突。 宋 邵雍 《觀棋長吟》:“座上戈鋋嘗擊搏,面前冰炭旋更移。” 明 劉元卿 《賢奕編·證學》:“今人意見相左則衷起戈鋋;格調稍殊則眼分青白。”

釋德洪名句,謁嵩禪師塔名句

詩詞推薦

齒牙生風雷,筆陣森戈鋋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