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王弘誨的《登龍門塔分得龍門高深四韻·其三》
全文:
浴日滄波奠巨鰲,亭亭華表出林皋。
摩空日月金輪轉,分界河山銅柱高。
萬劫虛空摽色相,九天雲物寄風騷。
好邀緱嶺登仙子,蓮葉舟輕帶醉操。
參考注釋
緱嶺
即 緱氏山 。多指修道成仙之處。 唐 崔湜 《寄天台司馬先生》詩:“何年 緱嶺 上,一謝 洛陽 城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泛舟採石》:“二神姬鼓瑟 湘靈 ,兩仙郎吹笙 緱嶺 。” 清 吳偉業 《七夕即事》詩之四:“ 淮南 丹未熟, 緱嶺 樹先秋。”參見“ 緱氏山 ”。
登仙
見“ 登仙 ”。
亦作“ 登僊 ”。1.成仙。《楚辭·遠遊》:“貴真人之休德兮,美往世之登仙。” 王逸 註:“仙,一作僊。”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:“或言 黃帝 時建華蓋以登僊, 莽 乃造華蓋九重……車上人擊鼓,輓者皆呼‘登僊’。” 宋 蘇軾 《前赤壁賦》:“飄飄乎如遺世獨立,羽化而登仙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九八回:“ 可文 一見了信,直把他喜得賽如登仙一般。”
(2).喻聲名直上或升遷高官。 南朝 梁 劉孝標 《廣絕交論》:“ 陸大夫 宴喜西都, 郭有道 人倫東國,公卿貴其籍甚,縉紳羨其登仙。”《新唐書·倪若水傳》:“ 班景倩 自 揚州 採訪使入為大理少卿,過州, 若水 餞於郊,顧左右曰:‘ 班公 是行若登仙,吾恨不得為騶僕。’”
(3).稱人死亡的婉辭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雜說下》:“復有 懷嬴 失節,目為貞女; 劉安 覆族,定以登仙。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一:“不數日 宣仁 登仙,上始親政焉。”《宋史·樂志十六》:“綴衣將出,神凝玉幾,一夜登僊,弓墮隔蒼煙。”
葉舟
小船。 隋 薛道衡 《敬酬楊僕射山齋獨坐》詩:“葉舟旦旦浮,驚波夜夜流。” 唐 張喬 《漁者》詩:“首戴圓荷髮不梳,葉舟為宅水為居。” 宋 蘇軾 《入峽》詩:“葉舟輕遠泝,大浪固嘗諳。”
王弘誨名句,登龍門塔分得龍門高深四韻·其三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