遽嗟埋玉恨,清淚灑衣巾

李正民挽胡茂老樞密·其三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李正民的《挽胡茂老樞密·其三》

全文:
昔日蓬山會,平居笑語親。
薄材陪賈馬,高義繼雷陳。
南國居方卜,東山道益振。
遽嗟埋玉恨,清淚灑衣巾

李正民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埋玉

(1).埋葬有才華的人。語本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傷逝》:“ 庾文康 亡, 何揚州 臨葬云:‘埋玉樹箸土中,使人情何能已已?’”《梁書·陸雲公傳》:“不謂華齡,方春掩質,埋玉之恨,撫事多情。” 唐 宋之問 《祭杜學士審言文》:“名全每困於鑠金,身沒誰恨其埋玉。” 宋 陸游 《傅正議墓志銘》:“公雖埋玉有餘馨,印授三品告諸冥。”

(2).埋葬女子。《花月痕》第二回:“亭外孤墳三尺,春時葬花於此,或傳某校書埋玉之所。”

(3).祭神的一種儀式。 唐 李嶠 《汾陰行》詩:“埋玉陳牲禮神畢,舉麾上馬乘輿出。”

清淚

眼淚。 宋 曾鞏 《秋夜》詩:“清淚昏我眼,沉憂回我腸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佞幸·佞人涕泣》:“乃以數行清淚,再荷收録,終以愛弛。” 郁達夫 《沉淪》一:“他的眼睛裡就湧出了兩行清淚來,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。”

衣巾

(1).衣服和佩巾。語本《詩·鄭風·出其東門》:“縞衣綦巾。” 余冠英 註:“‘巾’,佩巾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初除戶曹喜而言志》詩:“弟兄俱簪笏,新婦儼衣巾。”

(2).衣服和頭巾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蒿里行》:“虛容遺劍佩,實貌戢衣巾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酬牛相公兼呈夢得》詩:“夜涼枕簟滑,秋燥衣巾輕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小生衣巾,扮 吳應箕 上。”

(3).指裝殮死者的衣服與單被。《宋史·宋祁傳》:“自為誌銘及《治戒》以授其子:‘三日斂,三月葬,慎無為流俗陰陽拘忌也。棺用雜木,漆其四會,三塗即止,使數十年足以臘吾骸、朽衣巾而已。毋以金銅雜物置冢中。’”參見“ 衣衾 ”。

(4).指青領衣和方巾。 明 清 時的秀才服式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直到四五日後, 匡超人 送過宗師,才回家來,穿著衣巾,拜見父母。”

(5).借指秀才的資格和待遇。 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隨車》:“當初只因娘子沒正經,惹出那場大禍,革去了我的衣巾,如今纔掙得一件青袍上身,又不要去招災惹禍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夢幻·損陰騭除名》:“此卷係抄襲 陳勾山 舊作,窗稿中有其文可查。薦而不售,衣巾尚在;薦而或售,據新例必除名。”

李正民名句,挽胡茂老樞密·其三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更漏子

    杜安世宋代〕雪肌輕,花臉薄。愁困不忺梳掠。眉翠裊,眼波長。偎人言語香。看難厭,憐不足。苦恨別離何速。珠樹遠,彩鸞
  • 唐大饗拜洛樂章禋和

    武則天唐代〕百禮崇容,千官肅事。靈降舞兆,神凝有粹。奠享鹹周,威儀畢備。奏夏登列,歌雍撤肆。
  • 重九日廣陵道中

    羅隱唐代〕秋山抱病何處登,前時韋曲今廣陵。廣陵大醉不解悶,韋曲舊遊堪拊膺。佳節縱饒隨分過,流年無奈得人憎。卻驅
  • 新春含經堂

    乾隆清代〕琴薦墨壺鎮依舊,松蕤梅馥又從新。明窗指處日移影,淨幾憑來書與親。節景已過正月半,今年忽是六旬人。英華
  • 送節操翁住閻寺

    釋紹曇宋代〕早年教海已馳名,破衲青燈究一經。不惜虛空開口說,肯教頑石點頭聽。宸奎錫命旌梅塢。丹桂飄香供柏庭。
  • 李公佐歸漢東

    宋庠宋代〕門有聯瓜懿,人傷摻袂分。新篇稽奏牘,故社戀鄉枌。桂魄離懷苦,蘭苕夕膳薰。芳音毋自寶,西北足歸雲。
  • 寄東坡昆仲

    釋道潛宋代〕江南十月天未霜,木梢冉冉猶青蒼。煙沙篁竹媚兩岸,亭午氣候如春陽。吳檣楚柁自紛擾,花鴨鸕鶿殊未忙。深灣
  • 次韻清水岩

    黃庭堅宋代〕西安封域中,清水岩泉好。金堂茂芝術,仙吏書勛考。桃源人已往,千古遺井灶。雙鳧能來游,俗子跡可掃。
    遽嗟埋玉恨,清淚灑衣巾 詩詞名句
  • 釋從密宋代〕開口不是禪,合口不是道。踏步擬進前,全身落荒草。
  • 謝令學道詩

    張辭唐代〕何用梯媒向外求,長生只合內中修。莫言大道人難得,自是行心不到頭。
    遽嗟埋玉恨,清淚灑衣巾 詩詞名句
遽嗟埋玉恨,清淚灑衣巾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