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陸容的《登太倉衛樓》
全文:
炎歊何可避,爽塏自應尋。
樓閣新兵衛,觀游愜士林。
月同年在未,日遇望前壬。
地勢環江海,星纏右昴參。
堂廉離地遠,宇隙受雲侵。
百里歸遐矚,千家屬俯臨。
半空能拔萃,寸木敢加岑。
天近青垂幕,峰遙碧露簪。
石闌圍結蜃,金鐸送鳴琳。
埤堄南敔值,牙旗北壘深。
彩旌縣雉尾,畫鼓靜鼉音。
廢址傷伊昔,宏規復自今。
折衝增武氣,拱極寓忠忱。
暑郁方騰甑,秋聲未起砧。
魯戈堅兀兀,羲馭吝駸駸。
畦病拋耘耨,途休駐輦任。
蝸螺枯井藻,龜坼燥蹄涔。
欲聽檐瓴建,須占礎汗淋。
浴波知馬樂,嘩樹冀蟬瘖。
世苦乖龍匿,誰將旱魃擒。
徯蘇紛病草,投蔭集呀禽。
播水終非雨,移床且就陰。
滌煩思齧雪,瘳暍幸沾霖。
大火從銷石,清風抵獻琛。
乍來驚敞豁,久坐覺蕭森。
緩晝忘揮扇,良宵擬抱衾。
几筵司赤老,筆札侍青襟。
飲榼流香茗,薰爐點細沉。
水芽鮮薦藕,冰果脆嘗檎。
飛肉收弦木,潛鱗上曲針。
老饕慚入賦,先酒願來歆。
賢已聊馮弈,將歸謾托琴。
萬錢虛大嚼,一榻滯孤吟。
韻險偏凝思,醪醇特費斟。
醉眸昏易暝,便腹飽如妊。
偶遂登高約,因償眺遠心。
飲余童子倦,詩就主人欽。
河朔淪無節,周南重不淫。
未須謀秉燭,只此勝懷金。
壑谷貽公笑,瓊舟示我箴。
晚涼無限好,歸興已難禁。
參考注釋
几筵
亦作“ 幾梴 ”。猶幾席。《周禮·春官》有司几筵,專掌五幾五席的名稱種類,辨其用處與陳設的位置。幾席乃祭祀的席位,後亦因以稱靈座。《墨子·節葬下》:“諸侯死者……又多為屋幕,鼎鼓幾梴壺濫,戈劍羽旄齒革,寢而埋之。”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設桑主,布几筵。” 宋 吳坰 《五總志》:“ 唐 孟銑 家祭儀,士人家四仲祭,當用平面氈條屏風而已。其用桌椅,即是几筵,乃凶祭也。”
赤老
(1). 宋 時對軍人的鄙稱。 宋 江休復 《江鄰幾雜誌》:“都下鄙俗,目軍人為赤老,莫原其意,緣尺籍得此名耶? 狄青 自 延安 入樞府,西府迓者累日,不至,問一路人,不知乃 狄 子也,既雲‘未至’,因謾駡曰:‘迎一赤老,累日不來。’”
(2).亦作“ 赤佬 ”。方言。詈詞。意為“鬼”、“無賴”等。有時也用於戲謔。 葉紫 《校長先生》:“早晨頭死脫,夜裡廂變赤老!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三:“天殺的強盜、赤老,平白地來尋事,搶了我的落花生,還說要捉我到行里去吃官司!” 茅盾 《第一階段的故事》:“ 小三 這赤老,也是朝著我傻笑。” 陸文夫 《小巷深處》:“於是回敬對方一連串下流的咒罵:‘壽頭、豬玀、赤佬……’”
筆札
(1) 紙和筆
(2) 指文章、書信等
青襟
(1).青色衣服的交領。 唐 戎昱 《送蘇參軍詩》:“憶昨青襟醉里分,酒醒迴首愴離羣。”
(2).借指學子之服。 前蜀 韋莊 《寄右省李起居》詩:“多慙十載游 梁 客,未換青襟侍素王。”
(3).借指學子。《魏書·李崇傳》:“養黃髮以詢格言,育青襟而敷典式。” 唐 張說 《四門助教尹先生墓誌》:“詵詵青襟,有所仰矣。” 唐 劉長卿 《寄萬州崔使君令欽》詩:“ 丘 門多白首, 蜀郡 滿青襟。”
(4).借指青年時期。 唐 竇群 《晚自台中歸永寧里南望山色悵然有懷呈上右司十一兄》詩:“白髮侵侵生有涯,青襟曾愛紫河車。”
(5).喻指襟懷,心胸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捷報》:“怯離愁青襟似麻,問歸期西風及瓜。”
陸容名句,登太倉衛樓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![几筵司赤老,筆札侍青襟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