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呂陶的《和孔毅甫州名五首·其一》
全文:
毅甫生江南,蘊有洙泗質。
雄文極古今,通鑑盡疏密。
瀛山繡衣使,高步尚淹屈。
河水潤畎畝,隨珠照圭蓽。
仁風信樂易,治體本誠一。
昌時政多暇,豐歲民甚佚。
撫琴得遺音,開卷終舊帙。
天和內自保,萬事皆外物。
我生本蒿萊,豈合顧簪紱。
南遷至此處,惠養殊不失。
傷心屈原棹,掩耳湘靈瑟。
罪大敢放懷,恩深已淪骨。
幸常從公游,談笑度永日。
我吟續郢唱,緘封彌戰慄。
參考注釋
仁風
(1).形容恩澤如風之流布。舊時多用以頌揚帝王或地方長官的德政。 晉 潘岳 《為賈謐作贈陸機》詩:“大 晉 統天,仁風遐揚。”《後漢書·章帝紀》:“功烈光於四海,仁風行於千載。” 清 方文 《李明府祈雨有應鐫詩於壁屬予和之》:“況有詩題石,仁風扇薜蘿。”
(2).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“江山遼落,居然有萬里之勢” 劉孝標 注引《續晉陽秋》:“太傅 謝安 賞 宏 機捷辯速,自吏部郎出為 東陽郡 ,乃祖之於 冶亭 ,時賢皆集。 安 欲卒迫試之,執手將別,顧左右,取一扇而贈之。 宏 應聲答曰:‘輒當奉揚仁風,慰彼黎庶。’合坐嘆其要捷。”後因以“仁風”為扇子的代稱。 宋 胡繼宗 《書言故事·器物》:“扇曰仁風。”參閱《晉書·文苑傳·袁宏》。
樂易
和樂平易。《荀子·榮辱》:“安利者常樂易,危害者常憂險;樂易者常壽長,憂險者常夭折。” 楊倞 註:“樂易,歡樂平易也,《詩》所謂愷悌者也。” 唐 韓愈 《南海神廟碑》:“公正直方嚴,中心樂易,秪慎所職,治人以明,事神以誠。” 宋 歐陽修 《梅聖俞墓志銘》:“ 聖俞 為人仁厚樂易,未嘗忤於物。” 清 劉大櫆 《中書舍人程君墓志銘》:“然君之與人,外雖樂易,而性剛以嚴,不能隨人為是非然否,惟義之從。”
治體
(1).治國的綱領、要旨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數寧》:“以陛下之明通,因使少知治體者得佐下風,致此治非有難也。”《周書·王褒傳》:“ 襃 有器局,雅識治體。” 宋 司馬光 《乞優老上殿札子》:“願陛下慎選德望材器為眾所服,知治體、曉兵略者以代之。” 清 惲敬 《三代因革論七》:“天下無無弊之制,無不擾民之事,當擇其合時勢而害輕者行之。後之儒者,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,非知治體者也。”
(2).政治法度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詔策》:“ 孔融 之守 北海 ,文教麗而罕於理,乃治體乖也。” 宋 龔鼎臣 《東原錄》:“臺官言事,惟務摭人之惡,不顧治體之如何爾!自以為若卹治體,則僅乎不舉職矣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辛部第三章:“大同之治體,無國種,無險要。”
(3).指規範的文體。 明 楊慎 《蕭穎士論文》:“ 賈誼 文辭最正,近於治體。” 田北湖 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去古既遠,治體不振,生當其時,手足罔措,輒欲爭效異國,不以師人為恥,偶見章句之大殊,喜其文法之一定,忘其鄙且拙,而謂新且異焉。”
本誠
忠誠。 清 顧炎武 《贈路光祿太平》詩:“江海存微息,山陵鑒本誠。”
呂陶名句,和孔毅甫州名五首·其一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