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方浚頤的《十月二十七日度嶺作》
全文:
舍舟登入三日間,今朝飽看凌江山。
賓暘門外莽空闊,洪岩青嶂紛斑斕。
珠璣樓巷榜仍舊,亭亭幾樹霜楓殷。
老榕稚松滿岩壑,萬綠嵌以荔子斑。
小春更比春景厲,丹黃紫翠開心顏。
槐花塘邊路幽邃,紅梅驛畔峰迴環。
曲曲徐向螺殼轉,娟娟況有蛾眉彎。
枝頭玉蝶正飛舞,吟興勃發須臾間。
方思敲火品卓錫,沙彌膜拜陳憂患。
荒祠僅餘四壁在,卻走龍象奔豺獌。
十八年前我曾到,七梅痛已成枯菅。
相公風度且勿論,大力能鑿橫浦關。
功德及民禮宜祀,微公鳥道窮躋攀。
雨淋日炙塵網掛,雲車風馬何時還。
雄州築郭費甚鉅,此役不過數百鍰。
修舉廢墜有司責,亟召匠作延輸般。
重安戶牖整櫨欂,再施華堊除昏黫。
神兮妥侑降之福,嶺南嶺北無恫瘝。
暗香補種一千本,花時行旅都忘艱。
前賢盛跡半蕪沒,我方惆悵紅橋灣。
參考注釋
四壁
屋子的四面牆壁,泛指整個屋子
四壁皆空
這個書房四壁全是書
卻走
亦作“卻走”。退避;退走。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白*刃在前,斧鑕在後,而卻走不能死也。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紀妖》:“ 田單 卻走,再拜事之,竟以神下之言聞於 燕 軍。” 唐 杜甫 《李鄠縣丈人胡馬行》:“迴鞭卻走見天子,朝飲 漢水 暮 靈州 。” 魯迅 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六篇:“佛教既漸流播,經論日多,雜説亦日出,雖或悟無常而歸依,然亦或怖無常而卻走。”
龍象
(1).龍與象。水行中龍力大,陸行中象力大,故佛氏用以喻諸阿羅漢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。《大般涅槃經》卷二:“世尊,我今已與諸大龍象菩薩磨訶薩斷諸結漏。”
(2).指高僧。 唐 王勃 《四分律宗記序》:“二邊雲徹,方知實相之尊;十剎風行,乃識真如之貴。將使龍象緇服,維明克允。” 清 錢謙益 《<空一齋詩>序》:“ 紫柏大師 以法門龍象,唱道東南。”
(3).指羅漢像。 唐 羅隱 《甘露寺火後》詩:“只道鬼神能護物,不知龍象自成灰。” 宋 蘇軾 《自海南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十*八*大阿羅漢·第十一羅怙羅尊者》:“龍象之姿,魚鳥所驚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重登靈岩》詩:“山靜鼪猱棲佛地,堂空龍象散諸天。”
(4).象中體格壯健高大者。《維摩經·不思議品》:“譬如 迦葉 ,龍象蹴踏,非驢所堪。” 嘉祥 疏:“此言龍象者,只是一象耳,如好馬名龍馬,好象雲龍象也。”
(5).指皇帝。 五代 齊己 《寄吳國西供奉》詩:“瑤闕合陪龍象位,春山休記鷓鴣啼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獻陵疏文》:“爰竭蚍蜉之誠,仰乾龍象之馭。”
方浚頤名句,十月二十七日度嶺作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