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義青的《五位頌·其二》
全文:
偏中正,夜半天明羞自影。
朦朦霧色辨何分,混然不落秦時鏡。
參考注釋
朦朦
(1).迷惘貌。 漢 應劭 《風俗通·愆禮·河南尹太山羊翩祖》:“ 翩祖 位則亞卿,雅有令稱,義當綱紀人倫,為之節文,而首倡導犯禮違制,使 東嶽 一郡朦朦焉,豈不愍哉!” 明 袁宏道 《與錢象先書》:“數日前 白下 有人浪傳惡信,僕驚愕,殊朦朦。訛言耶?……抑妬婦之口耶?”
(2).微明貌。 清 褚人穫 《堅瓠餘集·螢異》:“七月七夕,納涼庭中,月色朦朦。” 丁玲 《韋護》第二章七:“天色已由朦朦的,變成透亮了,一定是好天氣。”
混然
(1).混亂;亂雜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假今之世,飾邪説,文奸言,以梟亂天下,矞宇嵬瑣,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,有人矣。”《南史·宋紀下·明帝》:“ 阮佃夫 、 楊運長 、 王道隆 皆擅威權,言為詔敕,郡守令長一缺十除,內外混然,官以賄命, 王 阮 家富於公室。”《新唐書·李渤傳》:“士之邪正混然無章。”
(2).渾然一體,不見痕跡。 宋 杜綰 《雲林石譜·吉州石》:“其質巉巖清潤,扣之有聲,間有三兩面,或混然窒塞,高數尺,無小巧者。” 宋 葉適 《安集兩淮申省狀》:“千里之州,百里之邑,混然一區,煙火相望。” 明 馬愈 《馬氏日抄·犀毗》:“有以細石水磨混然成凹者,曰滑地犀毗焉。”
(3).無所知;糊塗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鄉也,混然塗之人也,俄而竝乎 堯 禹 ,豈不賤而貴矣哉!鄉也,效門室之辨,混然曾不能決也,俄而原仁義,分是非,圖回天下於掌上而辯白黑,豈不愚而知矣哉!” 魯迅 《準風月談·夜頌》:“夜的降臨,抺殺了一切文人學士們當光天化日之下,寫在耀眼的白紙上的超然,混然,恍然,勃然,粲然的文章,只剩下乞憐,討好,撒謊,騙人,吹牛,搗鬼的夜氣,形成一個燦爛的金色的光圈。”
(4).質樸純真。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記詩》:“ 率君 者,容貌高古,雅性混然。故機神妙用,無得而窺也。”
不落
(1).不掉下;不墜入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 梁朝 全盛之時,貴遊子弟多無學術。諺云:‘上車不落則著作,體中何如則祕書。’”《四遊記·華光皈依佛道》:“布施輪迴簿上,曾註汝父母生當受苦果,今日得汝皈依佛菩薩,該同往西方,不落輪迴之路。”
(2).不脫落。 唐 無名氏 《斑竹》詩:“殷痕苦雨洗不落,猶帶 湘娥 淚血腥。”
(3).不須,不用。 清 薛雪 《一瓢詩話》:“ 杜少陵 詩,止可讀,不可解。何也?……余謂:讀之既熟,思之既久,神將通之,不落言詮,自明妙理。” 錢鍾書 《圍城》五:“她靠掌柜坐著,算得不落言詮的好廣告。”
(4).酒器名,即鑿落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器具》:“ 白樂天 《送春》詩云:‘銀花不落從君勸,’不落,酒器也。”
釋義青名句,五位頌·其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