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祁順的《東江堤·其一》
全文:
維城寶安,東七十里。
平田畇畇,俯瀕於水。
水數為災,汜濫無已。
播藝苦艱,田業交廢。
在宋元祐,有嶷李侯。
拜命來官,厥政允脩。
憫茲良產,百不一收。
聚材鳩工,營創是謀。
取石於崗,取土於隍。
環田為堤,餘萬丈長。
築之登登,望之堂堂。
螮蝀橫鋪,蛟龍互翔。
厥功告成,足歷永久。
膴膴膏腴,歲獲大有。
暨姚暨趙,克紹於後。
補其潰缺,俾復其舊。
曆元之世,又百餘年。
人不常存,堤不常堅。
大防一失,巨浸滔天。
田廬陸沉,黎庶顛連。
參考注釋
大防
(1).大堤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匠人》:“凡為防,廣與崇方,其閷參分去一,大防外閷。”《爾雅·釋丘》:“墳,大防。” 郭璞 註:“謂堤。”《新唐書·李适之傳》:“ 玄宗 患 穀 洛 歲暴耗徭力,詔 適之 以禁錢作三大防,曰 上陽 、 積翠 、 月陂 ,自是水不能患。”
(2).謂重要的、原則性的界限。 宋 歐陽修 《辨左氏》:“夫禮之為物也,聖人之所以飾人之情,而閒其邪僻之具也。其文為制度,皆因民以為節,而為之大防而已。”《明史·范輅傳》:“臣以為尊無二上,凡不稱臣者,皆不宜具朝服,以嚴大防。” 朱自清 《航船中的文明》:“對於名教之大防,竟能剖辨得這樣詳明。”
巨浸
(1).大水。指大河流。 唐 駱賓王 《夏日游德州贈高四》詩:“ 鬲津 開巨浸,稽阜鎮名都。” 唐 衛次公 《渭水貫都賦》:“原夫 渭 者 雍 之巨浸,都者人之所聚。” 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論孟子之書有巧妙處》:“吾謂此一章似 長江 巨浸,瀰漫無際,而渾浩迴轉,不可名狀。” 清 黃景仁 《望泗州舊城》詩:“ 泗 淮 合處流湯湯,作此巨浸如天長。”
(2).大水。指大海。 唐 許彬 《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》詩:“不易識 蓬瀛 ,憑高望有程。盤根出巨浸,遠色到孤城。” 宋 范仲淹 《上呂相公並呈中丞諮目》:“﹝ 太湖 ﹞雖北壓 揚子江 而東抵巨浸,河渠至多,堙塞已久,莫能分其勢矣。” 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行易知難》第四章:“倘無羅經以定方向,則汪洋巨浸,水天一色,四顧無涯,誰敢冒險遠離海岸,深蹈迷途,而赴不可知之地哉?”
(3).大水。指洪水。 宋 陸游 《讀夏書》詩:“巨浸稽天日沸騰,九州人死若丘陵。” 宋 葉適 《故知廣州薛公墓志銘》:“嗚呼!巨浸、大疫,殺*人成丘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七·<授經圖>》:“此書舊無刊本, 大梁 水後, 西亭 藏書數萬卷皆付巨浸。”
(4).大水。指大湖澤。《宋史·食貨志上一》:“ 太湖 者,數州之巨浸,而獨洩以 松江 之一川,宜其勢有所不逮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遊記·粵西遊日記一》:“其山滙於巨浸中,是名 西湖 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祥異·蟾蜍》:“ 嘉慶 己卯八月, 河 決, 開封 蘭陽 一帶皆成巨浸。”
滔天
(1) 瀰漫無際;形容水勢極大
波浪滔天
(2) 比喻罪惡、災禍等極大
滔天罪行
滔天之勢
祁順名句,東江堤·其一名句
名句推薦
地辟天分碧峽嵬,雷奔電激駕潮回
晁公邁《峽山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