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

姜夔小重山令·賦潭州紅梅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姜夔的《小重山令·賦潭州紅梅》

人繞湘皋月墜時。斜橫花樹小,浸愁漪。一春幽事有誰知?東風冷,香遠茜裙歸。
鷗去昔游非。遙憐花可可,夢依依。九疑雲杳斷魂啼。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

姜夔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姜夔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書法作品欣賞
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在湘江邊繞著江岸一直走下去,不覺月亮都快要愁下來了。江畔的梅樹橫斜,小小的花枝開放,浸滿了憂愁的漣漪。梅花的一春幽愁之事有誰知道呢?寒冷的東風吹起。梅花也很快就要花愁香消了。
鷗鳥離去,昔日之物已詞物詞人非。只能遠遠地憐惜那美麗動人的花朵和依依別夢。九嶷山雲霧杳杳,娥皇、女英斷魂哭泣,相思血淚浸透在綠竹枝上。

注釋
小重山令:即《小重山》,又名《小沖山》、《柳色新》。唐人常用此調寫宮女幽怨。《詞譜》以薛昭蘊詞為正體。雙調五十八字。上下片各四句,四平韻。換頭句較上片起句少二字,其餘各句上下片均同。另有五十七字、六十字兩體,詞變格。
潭州:今湖南長沙市。
湘:湘江,流經湖南。
皋:岸。
茜(qiàn)裙:絳紅色的裙子。指女子。
依依:依稀隱約的樣子。
九疑:山名。在湖南寧遠縣南。
斷魂啼:據任昉《述異記》,帝舜南巡,死於九疑並葬於此,其二妃娥皇、女英聞訊奔喪,痛哭於湘水之濱,傳說他們的眼淚染竹而成斑。後二人投湘水而死。
沁:滲透.
綠筠(yún):綠竹。

簡評

這首詞作於淳熙十三年(1086年),作者客居長沙之時。潭州就是今天的湖南長沙,南宋時盛產紅梅。這首詞名為詠梅,實為寫懷人之情,抒發自己的離愁別恨。

姜夔名句,小重山令·賦潭州紅梅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薛紹彭宋代〕雨不濕行逕,雲猶依故山。
    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 詩詞名句
  • 學無學頌一十五首

    釋印肅宋代〕翠竹山茶映落霞,猿啼鵲噪道誰夸。一葉墜時秋遍界,春風微動一時花。
    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 詩詞名句
  • 別意

    譚嗣同清代〕志士嘆水逝,行子悲風寒。風寒猶得暖,水逝不復還!況我別同志,遙遙千裡間。纜祛泣將別,芳草青且歇。修途
    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 詩詞名句
  • 點絳唇 西灣即事 以下有十三首平湖樂,十首

    王惲元代〕碧玉環深,一尊同醉清明後。綠陰晴畫。多少閒花柳。身世虛舟,日月驚跳走。誰豪右。忘懷惟有。拍泛船中酒。
    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 詩詞名句
  • 盧拱唐代〕地甃如拳石,溪橫似葉舟。
  • 洞仙歌

    佚名宋代〕溶溶泄泄,似飄揚愁緒。不是因風等閒度。道無心用甚,卻又情多,行未駐,還作高陽暮雨。襄王情尚淺,會少離
    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 詩詞名句
  • 步西湖次韻徐南卿

    陳造宋代〕徐子學詩苦,硯池寧暫臨。課功初贔屓,著語遽精深。更積歲月力,儻陪英俊林。人生才業地,渠輩分平沈。
  • 晦日馬鐙曲稍次中流作

    常建唐代〕夜寒宿蘆葦,曉色明西林。初日在川上,便澄遊子心。秦(晴)天無纖翳,郊野浮春陰。波靜隨釣魚,舟小綠水深
  • 贈送朱放

    嚴維唐代〕昔年居漢水,日醉習家池。道勝跡常在,名高身不知。欲依天目住,新自始寧移。生事曾無長,惟將白接蘺。
  • 天竺有懷

    釋行海宋代〕白日閉門亦懶開,門前日日起塵埃。人無舊分言難托,道有同心信不來。 * 一籬秋冷淡,碧雲千里暮徘徊。去年
    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 詩詞名句
相思血,都沁綠筠枝。 詩詞名句